锐评丨取消“仅退款”迈出反内卷关键一步
北京晚报 | 记者 李松林

2025-04-23 17:35 语音播报

锐评

据报道,近日,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等多个电商平台就取消和规范“仅退款”征求意见。有平台在征求意见中表示,进一步支持商家与消费者通过自主协商方式解决相关售后问题,平台非必要不主动介入消费者在已收到货后的不退货全额退款售后申请。这意味着,历时4年的电商行业“仅退款”服务,或即将退场。

电商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图据北京商报

所谓“仅退款”,是指消费者网购后,因商品质量、功能不符实际或不达预期等,发起“仅退款”申请,平台主动介入处理,直接退款而消费者无需退货。电商平台推出这一服务的初衷,是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消费体验,倒逼商家把好商品质量和商业诚信。然而,平台介入过于频繁强势之下,商家自主权和话语权羸弱,“仅退款”也留下“讨好”消费者之嫌。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仅退款”明显低估了人性和现实的复杂性。“仅退款”规则被滥用、消费者钻空子“薅羊毛”等新闻不时出现。有的黑灰产业链上,甚至衍生出了专门教人“仅退款”的畸形教程。显然,争议不断的“仅退款”,早已背离了初衷,难言成功。

更为严重的是,“仅退款”还给行业带来恶性内卷效应。当有平台推出“仅退款”后,其他平台若是不跟进,注定面临损失用户和流量的考验,因此迫不得已强推而成为行业“标配”。一边是消费者的权益被“过分”保护,一边商家却经常面临运费亏损、货款两空、利润被严重挤压等重担。如果任由“仅退款”持续,商家为自保可能选择低价、低质策略,使得内卷式竞争愈演愈烈,最终还是要消费者埋单。一项针对近2000位商家与1000位消费者的调查显示,只有1.06%左右的商家在近一年内没有遭遇过“仅退款”困扰。89.05%的商家对“仅退款”持非常反对的态度,仅有1.39%的商家支持这一政策。

诚然,消费者权益要保护,但市场主体的利益同样重要。内卷式竞争与法律法规的公平精神相违背,也不利于电商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从2024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今年全国两会,都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曾约谈主要电商平台,就平台利用“仅退款”规则挤压商家生存空间、助长低质低价竞争风气等问题,提出具体整改要求。由此观之,取消“仅退款”既是电商行业“反内卷”的一次积极尝试,也是电商平台迈向高水平竞争的重要一步。

电商平台离不开竞争,但要始终把好规则公平、质量过硬、服务优质的“生命线”,而不是采取过于激进的内卷策略。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74亿人,面对“仅退款”退场后的诸多消费纠纷和各方诉求,平台如何准确认定、公正裁决,以维护好消费者和商家利益?答案其实并不难:把现有的法律法规真正落实到位,把自身的责任履行到位。唯有如此,电商经济才能因良性竞争而行稳致远,为活跃线上线下消费市场贡献新的力量。


编辑:李松林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