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19:57
大中小学课堂上使用电子屏辅助教学的情况愈发普遍。近日,不少网友呼吁,学校应取消以电子屏上课,让讲台回归黑板加粉笔的传统状态。
电子屏进课堂,一度被视作教学的科技化,为何如今反对声四起?从网络留言来看,不少人认为,学校大量以电子屏上课导致学生普遍用眼疲劳;有人表示,很多老师上课纯靠PPT输出导致备课质量下降;有人怀念,跟着老师的板书注意力可以一直很集中……这些说法虽大多基于个体经验与主观感受,但确实各有各的道理。网友们的初衷是好的,但教育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系统工程,教学方式的选择,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将电子屏与黑板截然对立起来,本身恐怕也并非理性的态度。
平心而论,电子屏与黑板并不存在孰优孰劣,而是相辅相成、推进教学的工具。智慧教室之所以流行起来,主要还是因为它们提供了多样化、可视化、互动式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结构、提升教学效率。历史上霍去病的征战范围,数学“数形结合”思维的可视化呈现,量子物理一些微观实验的演示……许多过去学生只能对着板书来“悟”的知识,在电子屏的帮助下确实变得更加轻松。更要看到,课堂质量的高低源自老师的教学态度与能力水平,用心的,技术就是翅膀,反之,改换什么形式都缺乏营养。
视力保护是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这种关注可以理解,但大可不必因噎废食,关键还是做好科学引导。事实上,教育主管部门已对电子屏使用时间、亮度标准、护眼功能作出严格规定,学校也普遍采取“屏幕+黑板+纸笔”的教学安排。要看到,“00后”“10后”学生成长于数字时代,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乃至社会参与都将深度依赖技术工具。与其试图“屏蔽屏幕”,不如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提升信息素养,养成健康习惯。
黑板也好,电子屏也罢,都只是工具,关键在于如何用得恰当。给予充分信任,形成多方合力,才能帮助老师把每一门课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