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杯”健康科普大赛】正确对待新生儿黄疸,科学应对“小黄人”
2025-04-23 22:3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图片
点击上方“蓝字微信名”可以订阅哦!


作为一名新生儿科医生,经常会碰见一些焦虑的新手爸妈,面对有些“黄橙橙”的小宝儿束手无策。也有一些家长因听信“泡个药草浴就好了”等偏方而延误诊治,造成胆红素脑病等不可逆的后果,令人扼腕叹息。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新生儿黄疸,不盲目处理,科学应对“小黄人”。


一、新手爸妈的恐慌-粉嫩的宝宝怎么变黄了








其实,可以想象宝宝体内有个“胆红素工厂”以及可以清除胆红素的“肝脏排污系统”,新生儿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功能不成熟等,产生和清除出现失衡,胆红素在体内堆积,宝宝的巩膜及皮肤出现黄染,就是新生儿黄疸。


二、黄疸分“好的”生理性黄疸和“不好的”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大多在生后2-3天出现,4-5天时最严重,足月儿一般在7-10天消退,早产儿一般在4-6周消退;生理性黄疸一般是轻症,轻者仅限于面、颈部及巩膜,重者可延及躯干及四肢,粪便呈黄色,尿色不黄;宝宝能吃能睡,精神好,只是皮肤染上一层淡淡的黄色,未达光疗标准时无需特殊处理。


2.病理性黄疸:是需要我们警惕的“小怪兽”,出现时间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黄疸程度重,像橘子皮似的浓浓黄色,不光脸上、身上黄,甚至连手足心都黄;消退慢,足月儿生后2周,早产儿大于4周不能消退,有的退了又再出现;血清结合胆红素升高,大便变浅,甚至变白;宝宝会变得少吃、少哭、少动,好像被“小怪兽”折腾的没了力气。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三、新生儿黄疸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呢








新生儿黄疸最严重的危害是胆红素脑病,多见于出生后1周内,尤其存在早产、溶血病以及感染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胆红素值上升过快,程度过重,通过血脑屏障,对大脑细胞造成损伤,严重者遗留听力及运动障碍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需尽早诊治。


四、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防治黄疸呢








1.首先新手爸妈们不要惊慌,需要密切观察黄疸的情况,新生儿黄疸最早出现的部位是面部以及巩膜,随着黄疸程度的加重,逐渐波及四肢甚至手足心,当黄疸起病急、进展快、程度重或宝宝出现少吃、少哭、少动甚至哭声尖直等表现时请尽快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治,专业的事情就让我们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


2.其次,要保证足量喂养,宝宝吃饱了,才能促进排便,胆红素就能随着粪便排出体外;母乳性黄疸需要专业医生排除病理因素后诊断,是否需要暂停母乳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且需密切监测黄疸变化,必要时进行蓝光光疗等进一步治疗;日光照射对胆红素代谢有一定的帮助但作用微乎其微,如黄疸较轻宝宝晒太阳,注意遮挡宝宝眼睛以及避免着凉,不然着凉感染黄疸可能会加重呢。


3.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就是宝宝皮肤呈现暗黄色,大便颜色偏浅,甚至发白,需要警惕胆道闭锁等胆汁排泄障碍性疾病,也需要尽快就医。



其实,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个情况,大多数宝宝的生理性黄疸都能自己好起来,就算遇到了病理性黄疸,只要咱们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密切观察,科学对待,在医生建议下规律随诊,宝宝也能健健康康。


最后祝愿所有的小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文 | 贾盛华

编辑 | 宣传中心 郝洁

图片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科普号

图片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新闻号

图片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健康科普

新闻动态

就诊服务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融媒体矩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觉得好看请点击“在看”支持我们



作者:

首都儿科研究所官方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