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设29种新专业,今年开始招生
日前,教育部更新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增列29种新专业,纳入2025年高考招生。新目录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的快速响应。
此次增设的29种新专业,充分体现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牵引: 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增设了区域国别学、碳中和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与技术、健康与医疗保障等专业。面向科技发展前沿,增设了智能分子工程、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时空信息工程等专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增设了国际邮轮管理、航空运动等专业。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增设人工智能教育、智能视听工程、数字戏剧等专业。
多所在京高校启动“强基计划”招生
“强基计划”在京试点的多所高校发布了2025年招生简章。“强基计划”致力于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目前,有8所在京高校参加试点,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
今年是“强基计划”实施招生的第6年,以理工科为主的在京试点高校,聚焦前沿技术,新增招生专业。与往年相比,前沿技术专业的占比越来越重,部分高校新增了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热门领域专业。
其中,北航瞄准航空宇航、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领域发展需求,新增航空航天类(飞行器制造工程)等4个专业。该校招生简章明确,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航空航天高端智能制造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前沿技术技能。
北理工新增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这些名字“传统”的专业,都有新内核。比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AI+机器人”为培养特色,学生毕业后可进入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智能科技领域工作。
人民大学新增一个理科招生专业——数据计算及应用。该校介绍,新专业的教学模式将突出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实施本硕博一体化衔接培养。
另外,中央民大新增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专业,主要研究察合台文,面向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招生。
“强基计划”为偏科人才开通了绿色通道,呈现出竞赛优待缩紧、单科破格拓宽的趋势。例如,北航取消了“在全国中学生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银牌及以上”考生的破格入围资格。直白地解释,全国竞赛金银牌不再是直通强基校测的捷径。中国农大、北理工也开放了“单科成绩特别优异”学生的破格机会,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在招生中更具优势。
2025年中职自主招生政策公布
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近日公布《关于做好2025年中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试点的通知》。通知明确,参加2025年自主招生试点的学校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招生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教育教学需要,自行组织专业能力测试进行录取。被录取考生继续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记为“合格/不合格”,不再参加中招志愿填报和其他招生录取。
已参加2025年初三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具有本市2025年中等职业教育升学资格的考生均可报考。
考生在5月11日—15日期间,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持“2025年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报名表”(以下简称“报名表”)和“2025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体格检查表”(以下简称“体检表”)参加专业能力测试。在校学生到所在学校领取“报名表”,往届生和外省回京考生到户籍所在区考试中心中招办领取。
考生可以选择多所学校参加测试,但只能选择1所测试合格学校(专业)报考。考生须将经本人和父母(监护人)签字后的“报名表”和“体检表”交给确认报考的学校,作为报考该学校(专业)的依据。
考生可于5月20日通过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录取结果。
综合丨“首都教育”微信号、“现代教育报”微信号、“北京考试报”微信号
责编丨唐莉莉
复审丨徐靖程 终审丨张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