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 13:31
京津冀地区“数智技术应用”教师展示交流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朝阳金盏学校举办。三地教师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该如何走进课堂,为教育注入新活力。
来自三地的校长分享了各校推动技术融入课堂及培养学生数字素养的积极探索与成果。首都师范大学朝阳金盏学校校长李欣说,学校规划了“三轮三步走”的数字化赋能工程实施路径:首轮着重培养教师数字文化自觉观念,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侧重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第二轮借助数字技术赋能,着重通过培训激发教师发展的内生动力,立足教育创新与资源共享;第三轮以任务为驱动,将数字技术深度嵌入教育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把核心任务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该校通过教联体平台整合社会资源,构建起了“硬件设施-软件系统-资源平台”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院长马宁认为,教育领域要构建人机协同的观念,引导学生在道德和法律的框架内合理使用技术,要加强师生数据的伦理安全和道德意识。同时,对技术要持理性认识的态度,老师和学生要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既要行使好权利,又要履行好义务。
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涛说,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育主体需主动实现角色转型:教师群体应全面提升专业素养,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及学业评估等环节强化课堂观察能力,精准识别个体差异;学生群体需建构适应智能时代的学习范式,双方协同演进以契合时代发展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