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校园围墙!课堂搬进公园,孩子们在大自然中“乐学”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牛伟坤 和冠欣

2025-04-25 15:08 语音播报

城事

每一片树叶都成为教具,每一声鸟鸣都化作乐章。

在丰台区,公园绿地正成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延伸课堂——今年,该区启动乐学公园创建项目,首批33所试点学校与公园结对,教育打破了校园围墙,以更灵动、鲜活的形式融入学生日常。

根据规划,202660个升级版乐学公园将在全区构建起15分钟研学圈;至2027年,全区实现自然教育场景全域覆盖。

招投标中解决真问题

在公园游玩时,大家看见不同的植物肯定好奇过它们叫什么,我们六年级4班也有同样的困惑,所以就有了木语年轮小木牌计划。

422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学校报告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招投标会正在举行。投标方是来自学校不同年级的十几个团队,他们要根据前期的学习发现,为乐学公园解决真问题。

“3乐学公园项目启动后,各个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都学习了测绘、设计等相关课程,他们发现了不少问题,产生了不少想法。校长李同说,招投标会就是想为学生提供一方表达的舞台。

学校将一部校区南侧500米范围内的程庄南里小区公园划分成了景观区、休闲区、涂鸦墙区、雕塑区等6个功能分区。木语年轮小木牌项目针对的是休闲区。孩子们有备而来。经过整理,他们发现,公园内有50余种植物,涵盖菊科、蔷薇科、十字花科等多个类别。我们希望每一个木牌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自然切片,承载着植物的科学密码、艺术想象与环保教育的使命。每一个使命的实现都有详细方案。比如,他们将在木牌上清晰标注植物的习性,精选与植物相关的经典诗词,标注引种故事等。

我们的亮点之一是,项目的预算是0元!答辩者自豪地解释,团队将使用木匠的废木料,既实现了变废为宝,也赋予了每块木牌独特的纹理。

木料不花钱,那你粉刷的成本怎么解决?评委的提问很犀利。

答辩者却不慌不忙。同学家里装修会用到油漆,学校的维修工程也会用到油漆,刚刚其他组的项目也涉及油漆……我们可以通过谈判来换取他们剩余的油漆,减少浪费。

从容的回答引发现场笑声一片。

高中生则将目光聚焦到实验区内。高一1班将实验区取名为青蘅圃既寓意科学如芳草滋养心智,也谐音体现探索精神。在他们的设想中,这片20平方米的田地将成为一个融合生态探究、学科实践与社区互动的开放式学习空间。

相比于低年龄段学生的漫天想象,高中生的项目书更加严谨、细致。我们将通过对比实验,探究海藻糖对盐胁迫下植物生长的缓解作用,帮助同学们深刻理解生态修复逆境生物学知识,并为乐学公园和农业生产中盐碱地的利用和改良提供科学依据,体会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每一份项目书,都是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解决真实的问题。李同说,综合项目的生态环保性、安全性、教育性、美观性、社会参与度等多个维度,学校确认最终中标校班级。项目正式立项后,学生们将在小小的园地里尽情挥洒想象力与创造性,在11月前后接受项目的验收评估。

小小设计师初长成

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近日展示了一群小小设计师的蜕变历程。18名三至六年级学生历时两周,将校园西侧2000平方米荒地规划成6大主题的生态乐园,其专业程度令园林专家惊叹。

小学生完成了过去大学生做的事,真是了不起!”园林设计高级工程师王丹为孩子们竖起大拇指。

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这群零基础的孩子解锁了设计师的秘密武器:用步测法丈量土地,发现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筛选出30余种耐寒抗旱的北方“硬汉植物”;通过150份问卷确定秋千、迷宫、观鸟台等最受欢迎设施。

课本上的知识都被活用:有的以课文《百草园》为主题,种丁香、芍药等植物,打造兼具观赏与学习功能的园区;有的以山丘主题设计,利用地形高差设计森林隧道,兼具游戏与绿化功能;有的将古诗《咏柳》元素融入花田设计,营造文化景观。他们的设计方案充满童趣:牡丹与山楂构建芳香区,银杏和毛白杨打造鸟类幼儿园”,紫叶小檗围成的四季迷宫既能游戏又可观察物候变化。

当课堂知识在图纸上活起来,学习的意义变得具象而生动。孩子们的表现让科学组组长陈玉竹感到格外惊喜。在孩子们的创意面前,有时候专业指导反而成了束缚。

在孩子们展示自己的设计时,陈玉竹会让他们想象自己是在带着听众游览。一次,跟着学生游园的陈玉竹走上了断头路,只能打道回府。陈玉竹正想纠错,学生却认真地提问:为什么不能让人需要走过的地方来变成路?我们可以在断头路’上继续往前走,让之前不是路的地方成为路。在请教了专家之后,陈玉竹发现,孩子提出的人走成路是一种非常超前的理念,体现了自然与人的互动关系。

让孩子们期待的是,他们参与设计的公园近日将动工,蓝图将化为现实。

把大自然装进课本

听到乐学公园创建消息时,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校长赵海旺精神一振——这个项目与学校持续多年的探索不谋而合,多年前,该校就将丰台花园列为“500米内课程资源单位,各学科老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将课堂搬进园内,为学生提供别样的学习体验。

依托此次乐学公园的创建,我们将充分利用丰台花园的自然景观和资源,系统地开发一系列跨学科课程,打造一批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自然中学习、成长。赵海旺说。

前一阵儿,学校各学科的老师与丰台花园进行了深入的对接,对彼此能合作利用的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丰台花园内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自然生态教育资源、文明礼仪教育资源等已经被不同学科的老师认领,部分课程方案已经出炉。

太空种子落地乐学公园’”课程中,老师们将引导学生在花园种植太空种子的过程中,养成对比观察、记录等良好习惯;在春色到丰台,花香开满园课程中,深度融合生物、语文、美术等多学科目标的综合学习体验,将着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团队协作、服务社会的意识及能力;在从千园一面到特色突围——植物多样性驱动特色提升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实地样方调查与数据分析,掌握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等不同植物种类的统计方法,量化丰台花园物种的多样性水平……5月,“国家安全・守护家园”主题研学课程将启动,学生领取“生态安全调研包”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花园生物多样性调研,形成《生态安全建议书》。

未来,丰台花园也将根据我们课程开展的需要来进行自身的建设。赵海旺举例,未来在进行景观布置的时候,丰台花园就会参照生物教学的需要来添置植物种类,并邀请学生一起筹谋划策、设计布置方案等。

不同的“乐学公园”都成了学生新的学习园地。丰台区建华学校依托绿源公园,开发出特色鲜明的五大课程模块:利用公园健步跑道设计校园版马拉松长跑、贯穿四季的生命教育课程、融合多学科的生态实验室、常态化自然体验课程,以及学生自主运营的志愿课程。

我们还计划将绿源公园升级为四季艺术长廊、森林音乐厅等。未来将建设水系统探究站’‘一米菜园等特色空间,通过校社联动打造二十四节气文化展陈区,使公园成为开放式教育综合体。建华学校大队辅导员李思群说。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