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轻拂过大地,在一片翠绿的掩映下,文冠果的花朵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洁白如玉的花瓣轻柔地舒展开来,或红或黄的花心奇特又可爱,吸引着蜜蜂前来,穿梭于花间忙碌而又欢快,仿佛在为这暮春的花事盛宴演奏乐章。
文冠果
Xanthoceras sorbifolium
文冠果是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2-5米;小枝粗壮,褐红色,无毛。小叶4-8对,膜质或纸质,披针形或近卵形,两侧稍不对称,顶生小叶通常3深裂。花序先叶抽出或与叶同时抽出,两性花的花序顶生;花瓣白色,基部紫红色或黄色,有清晰的脉纹。果实为蒴果,绿色变成褐色,种子黑色或黄褐色而有光泽。花期春季,果期秋初。
文冠果产我国北部和东北部,野生于丘陵山坡等处,各地也常栽培。文冠果树姿婀娜,叶型优美,花色瑰丽,近年来开始作为新型观赏树木栽培。同时它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性,是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的优良树种,也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献和不同区域,文冠果有不同的称呼。明朝万历年间京官蒋一葵撰写的《长安客话》记载:“文官果即文冠果也……昔唐德宗幸奉天,民献是果,遂官其人,故名。”在宋朝时,文冠果又被称为“文冠花”,含有“文官衣冠之花”的意思。由此看来,文冠果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在我国民间被赋予很多吉祥和幸运的寓意,花美果硕的“文官果”在民间寄托“金榜题名”“官运亨通”的祈愿。
文冠果在国家植物园(北园)丁香园、牡丹园;国家植物园(南园)蔷薇科植物区、珍稀濒危植物区内均有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