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植物园主编系列丛书《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园林之母》第八卷正式出版发行
2025-04-27 17:3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近日,由国家植物园(北园)主编的系列丛书《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园林之母》第八卷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继2022年推出第一卷和第二卷,2023年发行第三卷、第四卷和第五卷、2024年发行第六和第七卷以来,该系列丛书的编研与出版再传捷报。

本丛书旨在记载当代中国观赏植物研究与历史,以及相关人物与机构,全面总结中国观赏植物资源现状,彰显园林之母对世界植物学、园艺学与园林学的重要贡献。第八卷的出版,进一步丰富了这一系列的内容。

《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园林之母》第八卷共有2章,其一是著名的观赏植物——珙桐,世界观赏植物的明星。本章梳理了“活化石”中国鸽子树—— 珙桐的发现与相关研究历程,介绍了珙桐的分类地位、物种分化及系统位置的确立过程、种群现状以及珙桐的海内外传播、引种栽培、园林利用等方面的内容。其二是爱尔兰著名采集家韩尔礼的采集植物志。奥古斯丁·亨利博士 (韩尔礼,Augustine Henry,1857-1930)曾任职于清朝海关总税务司署,并于1885-1900年间先后于湖北、四川、云南、海南和台湾亲自或者雇佣国人采集。《韩尔礼采集植物志》记载1885年至1900年间在中国采集的158,620份植物标本(馆藏)的详细记录。过去一百年多,他的采集工作从未详细整理或者完整发表。韩尔礼所采集的植物标本,在中国输往欧洲的标本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涵盖了多样生境中的丰富新分类群。当前这部编目记录了5,364个分类群,其中1,188个被证实为科学上的新发现,且仍为当前的植物命名系统所接受。每个采集号都附有详细信息,包括采集地点、发表刊物,命名人,以及韩尔礼记录的俗名等。中国已被证明是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温带地区优质园林植物的宝库。文中亦探讨了这些地区早期从中国引种植物的细节,并着重提及了其他西方植物采集者的贡献,例如威尔逊、赖神父、谭卫道、傅礼士、骆克和金登-沃德等。作者西默斯・奥布莱恩(Seamus O’Brien)是当代著名的爱尔兰园艺学家,并且是位于爱尔兰威克洛郡的基尔马库拉(Kilmacurragh)国家植物园的首席园艺师。该植物园是都柏林格拉斯尼文爱尔兰国家植物园的乡村庄园及附属园区。西默斯曾重访了韩尔礼在中国的采集路线,并出版了广受国际赞誉和获得多项奖项的 《追寻韩尔礼及其中国植物采集者的足迹》(2011)。

《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园林之母》系列丛书融合植物知识和园林文化,通过讲述生动的中国植物故事,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生物多样性的独特魅力。在国内外学者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丛书编写工作稳步推进,过去四年共出版八卷,目前已着手筹备第九卷和第十卷的编研与出版工作。编委会诚挚邀请更多有兴趣的作者参与编写,共同谱写二十一世纪园林之母的崭新篇章。这套丛书的持续出版,体现了我国在植物学研究和园林文化传承方面的不懈努力,不仅是对中国丰富植物资源和悠久园林传统的全面梳理,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作为“园林之母”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丛书自出版以来,深受海内外同行欢迎!

得益于系统性的学术研究和知识积累,《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园林之母》系列丛书正逐步成为植物学界和园林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为国内外学者、相关领域专业人士以及园林爱好者提供宝贵的学术资源;不仅深化了我们对中国植物资源和园林艺术的理解,也为世界园林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我们期待这套丛书能够不仅能够发挥其更多的学术价值,同时推动中国园林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与交流,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

国家植物园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