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生产总值3808.7亿元!东城公布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5-04-27 20:3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东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市委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深化“六力提升”,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区经济总体呈现平稳运行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人口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70.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万人,降幅为0.28%。其中,常住外来人口14.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万人,降幅为0.67%,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1.1%。常住人口密度为16755人/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减少47人/平方公里。年末全区户籍人口99.4万人。

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8.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50.4亿元,增长4.5%,占全区经济总量的98.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8.4亿元,下降4.2%,占全区经济总量的1.5%。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3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7.6万美元)。

从主要行业看,金融业是占比最大的行业,实现增加值1044.0亿元,增长6.6%,占全区经济总量的27.4%。

财政: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95.0亿元,比上年下降2.7%。其中,增值税完成58.3亿元,下降1.6%;企业所得税完成50.5亿元,下降11.0%;房产税完成26.6亿元,增长9.8%;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11.0亿元,下降1.7%。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不含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60.4亿元,比上年下降10.9%。城乡社区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是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方向,分别支出27.9亿元、55.4亿元、69.6亿元,占比达到58.7%。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4.4%,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1.6%。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8.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1%。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197.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8.8万平方米。

消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6.6亿元,比上年下降2.1%。

对外经贸: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0家,其中,中外合资22家,外商独资18家。全年实现实际利用外资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1.6%。全年实现进出口额1886.1亿元,下降9.0%。其中,进口额1559.9亿元,下降14.4%;出口额326.2亿元,增长30.2%。

园区发展:截至11月末,中关村东城园区拥有规模以上重点企业224家;累计实现总收入3120.9亿元,同比下降9.1%;累计实现出口总额154.9亿元,同比增长39.3%;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合计79.3亿元,同比增长1.7%。

主要行业

工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8亿元,比上年下降4.2%;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0.2亿元,下降6.0%。

建筑业: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29.2亿元,比上年下降7.3%。本年新签订合同额811.3亿元,下降7.1%。

金融业:年末全区中资银行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1272.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其中,单位存款19782.2亿元,个人存款5899.8亿元,其他存款5590.1亿元。全区中资银行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552.8亿元,下降7.3%。其中,境内短期贷款3663.3亿元,境内中长期贷款8312.8亿元。

房地产开发业: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额52.1亿元,比上年下降75.1%。其中,住宅销售额45.3亿元,办公楼销售额2.3亿元,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3.4亿元,其他房屋销售额1.1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4.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6.7%。

城市环境、城市建设和社会安全

环境保护:全年PM2.5累计浓度为33.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5%;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为27.9微克/立方米,下降6.7%;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57.0微克/立方米,下降10.9%。累计降尘量为3.4吨/平方公里·月;建成区区域噪声平均值为53.7分贝;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锅炉烟气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为100%。

道路:年末全区实有道路1199条,道路总里程417公里,道路总面积(不含步道)630万平方米。其中,快速路9条,快速路里程16公里,快速路面积29万平方米。年末全区实有步道长度667公里,步道面积194万平方米。

安全生产:全年共发生安全生产亡人事故4起、亡4人。其中,生产安全亡人事故2起、亡2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各比上年减少50%;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亡人事故2起,亡2人;未发生生产经营性火灾亡人事故、特种设备亡人事故。

社会事业

科技:全年输出技术合同6731项,合同成交总金额603.1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422.7亿元。全年专利授权量9032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5598件。

教育:截至2024年9月,共有各级各类在办学校155所,在校学生149410人。全区教育部门在办学校共计117所,其中,普通中学34所,在校学生51978人,招生19400人,毕业13882人;职业高中2所,在校学生685人,招生224人,毕业166人;小学44所,在校学生77237人,招生11569人,毕业12458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266人;专门学校1所,在校学生15人;幼儿园32所,在园幼儿9154人;成人教育单位2所,在校学生3087人。全区另有民办、其他单位在办学校38所,其中,普通中学1所,在校学生538人,招生203人,毕业68人;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7人,招生5人,毕业1人;幼儿园36所,在园幼儿6448人。

文化:年末共有区级公共图书馆1个,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总藏书数180万册(件),阅览座席1070个,全年外借人次21.0万人次,外借册次63.0万册次。

全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65项(38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项(5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6项(79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3项(53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199项(199处)。

卫生:年末共有卫生机构510个,其中,医院55个,实有床位10424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833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245人,注册护士11942人。全年诊疗人次数2536.07万人次,其中,门诊人次数2409.47万人次。

体育:年末共有体育场馆263个,其中,体育场2个,体育馆1个,游泳场馆56个,健身房60个,足球、篮球、乒乓球、瑜伽、武术、搏击等其他体育场所144个(不包括学校和驻区中央、北京市单位的体育场馆)。体育设施3547件,全年举办体育活动349次,参加体育活动人次15.7万人次。

年末共有裁判1678人,其中,国际级裁判员38人、国家级裁判员130人、一级裁判员501人、二级裁判员421人、三级裁判员588人,教练员62人,输送运动员获奖牌总数237块,其中,国际级比赛奖牌32块,国内级比赛奖牌28块,省市级比赛奖牌177块。

就业保障与居民生活

就业: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6%,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5.86%。

社会保障:年末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162.0万人、138.5万人、122.7万人、128.6万人和68.8万人。其中,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减少0.2万人、6.1万人和5.6万人,分别下降0.1%、4.2%和7.5%。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增加0.9万人、0.7万人,分别增长0.7%和0.6%。

年末全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数为5815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9149人,城市低保资金实际支出1.68亿元。

年末养老服务机构16家,床位821张,收住478名老人。

居民生活: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661元,比上年增长3.4%;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1893元,增长6.0%。

扫码查阅

统计公报原文

文字:区统计局 区经济社会调查队

图片:俞丰俊


作者:

北京东城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