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迎来历史性时刻——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来自北京市日坛中学陆士嘉实验班、江西省南昌中学陆士嘉实验班、北京丰台区创新学院以及北京市平谷中学的300余名师生现场观礼,近距离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
本次活动以“酒泉科技航天梦·敦煌飞天丝路情——神舟二十号发射观礼研学实践课程”为主题,以航天精神为纽带,将河西走廊的科技探索与人文积淀有机结合,为青少年打造了一堂“行走的科学实践课”。
发射倒计时开启,随着一阵巨大的轰鸣声,火箭尾部火焰在导流槽内激起两团巨大白色水雾,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冲破云霄,尾焰划破天空。“现场观看比任何VR体验都震撼十倍!”“看到火箭腾空的那一刻,我忽然理解了课本上‘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原来科学能让诗词不再是想象,我们完全能用自己的知识,绘制未来的图景,这也太震撼了!”“没错!今天的我们,就是肩负未来的主力军!”在体验到科技与梦想碰撞的震撼力量后,学生们感叹道。
在当天的研学课程“星空夜话”上,中国载人航天原副总师、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航空航天科学教育专委会委员刘晋向学生分享了自己参与航天发射任务的经历,鼓励大家努力学习,未来加入中国航天队伍。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原副总工程师、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航空航天科学教育专委会委员王家伍,分享了诸多航天发射任务经历,详细介绍了神舟二十号发射任务的特点、长征二号F火箭的优势,以及载人航天任务中保障航天员安全的重要性。
中国航天科普大使、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刘勇,以星空为背景,结合自身参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经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宇宙探索的奥秘。现场师生们积极参与互动,踊跃提问。
在东方红卫星发射场旧址,学生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五年前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的回信,还在老师的带领下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从《东方红》乐曲响彻寰宇到“神舟”往返、“天宫”建成,再到“嫦娥”探月、“天问”探火……每一个重要的节点,都是航天精神的具象化。
在为期六天的研学行程中,学生们现场直击火箭发射,走进东方红卫星发射场和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向“两弹一星”精神致敬;走进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感受丹霞地貌的瑰丽多彩;探访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领略“天下第一雄关”的风采;参观鸣沙山月牙泉,寻觅古丝绸之路的文化遗存等。
(采写:郝彬;编辑:赵艳国;复审:常悦;核发: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