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 09:34
通州区潞源街道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所在地,挂牌成立于2018年7月31日。这是一个朝气蓬勃、活力向上的街道,街道“90后”干部占比48.8%,社区“90后”工作人员占比48%。这些踏实肯干的年轻人聚焦服务保障行政办公区的主责主业,践行“为服务者服务”的理念,勇担当、善作为、务实功、求实效。
在潞源街道的“90后”团队里,赵宇航是出了名的“解题能手”,勇解难题,敢啃“硬骨头”。
如今,很多市民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办事,都会把车停在城市副中心2号停车场,然后骑单车去目的地。可在两年前,停车问题是一个令很多人头疼的难题。因为没地方停车,市民就打电话投诉。作为潞源街道市民诉求处置中心副主任,看着一连串的电话投诉记录,赵宇航遇到难题不退缩的“拧脾气”上来了,他带着同事在辖区踏勘调研,相中了一块儿可以利用的“荒地”,准备建设停车场。
建停车场,说起来容易,要在行政办公区内“动土”,问题就一个接一个来了。产权单位犹豫不决,需要走的手续也不少。从2021年开始推进停车场建设,到2022年投入使用,一年时间里,赵宇航牵头起草临时停车场的建设方案,召集相关单位开会推进,等到方案在市区行业部门的严格审核中获得认可,人眼瞅着瘦了一圈。不过,当闲置用地成功改造成对外开放的停车场,有效缓解了行政办公区周边的停车压力,为居民和办公人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赵宇航觉得这些辛苦值得付出。
在解决停车问题之后,又一个难题出现了。随着到行政办公区上班和办事的人逐渐增多,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车辆既有共享单车,也有市民的私人车辆,不仅影响市容,还存在安全隐患。赵宇航还是街道交通安全联席会办公室副主任,这道难题也必须得解开。
为此,赵宇航积极探索解决方案,首先与单车所属平台联络,沟通共享单车摆放。随后,又与平台协商“代管”私人车辆。这期间,他带领团队,对辖区内的重点区域、路段和点位进行详细勘察,精准规划车辆停放区域和维护机制。最终,经过街道和企业共同努力,成功建立了7×24小时的非机动车运行维护机制,覆盖了7个重点区域、55个路段和234处点位。通过与平台合作,组建起两支队伍。一支队伍负责共享车辆维护,另一支队伍负责私人非机动车辆维护,两支队伍互相支援,互为补充。为推动区域性智慧交通体系建设,他积极对接高校实验室,研发智能感知街面空间的应用场景,替代传统的人工巡查,解决停车点位车辆淤积、缺少的问题。为推介这一治理特色,赵宇航还代表街道参加了城市副中心会客厅访谈,展示潞源街道在非机动车治理打造绿色交通方面的创新举措。
垃圾分类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一环,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举措。但要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打造绿色街道,绿色生活也是重要一环。工作中,赵宇航在参与治理辖区交通问题的同时,也将垃圾分类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
由赵宇航牵头成立的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组,建立起一套闭环管理模式,包括日常设施检查、问题发现、物业整改、问题动态清零等环节。通过这一模式的有效运行,辖区内成功创建了垃圾分类市级示范小区,创建率达到100%。2024年,辖区内某商场开业在即,赵宇航组织街道干部下沉一线,帮助商户完成“潞晓分”小程序注册,实现了排放登记率100%。
为打造垃圾分类示范街区,赵宇航牵头完成了朗清园商业街的创建工作。联合商业公司开展“光盘行动,垃圾减量”活动,引导顾客和商户员工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商户的参与率、知晓率和准确投放率均达到100%。
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精细化开展,赵宇航注重创新工作方法,牵头引入再生资源企业,在朗清园北区投放10台智能回收机。不管是饮料瓶还是书报,投入回收机,当场微信就可以收款。很多居民爱上了这些回收机,上下班路上,绕道都要去“投喂”。目前,回收机单机每日货量达70公斤,每台都“吃”得满满的。居民对回收工作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了,街道可回收物体系的建设也有了基础。
这些年在不断“解题”过程中,赵宇航有了这样的心得,就是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唯有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实现破题。日常工作中,他积极参加各类学习活动,注重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为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做足准备。
坚守基层一线,赵宇航用责任和担当诠释着一名基层干部的初心使命。他带领团队解开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温暖着社区居民的心,同时也激励更多身边人,投身建设美好家园的行动中。他常常这样说:“只有让居民舒心,我们才能放心。”
校检:孙朝阳 张萌
审核: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