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萨嘎达瓦”,这一本是源自藏族的节日,却因为我去年的一段经历,在我的生活记忆中留下了记忆与印迹,正因为这每个人必会相遇与感受的“无常”,才有了更多的感悟与参悟,庆幸此时还可以在电脑前与您分享这六篇小文,希望诸君健康吉祥,珍视当下。
2024年5月10日,藏历4月总会送给每个人特殊的礼物。萨嘎达瓦,曾经带着藏地符号的四个字,对于我更多的是神秘,是对雪域的向往,是对精神家园洁净世界的崇敬。伴随着对于那方天地的涉足频率越来越多,结缘朋友之情如那杯“哈玛拉雅”咖啡般的浓郁,也便对萨嘎达瓦有了更加广度的了解。
信仰者视为殊胜,修行者视此月为难得机遇,善良者寄托对众生的祝福,自律者更加内观与反思。
我则同样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件重要礼物……
萨嘎达瓦月当天我还通过视频与大家分享着人生的参悟,当天晚上还在一边听着我最喜欢的网络音频“吐蕃顽童的十二罗生门”,一边擦桌子扫地的“百忙”,然后在心满意足中睡去。
清晨右臂的麻木把我叫醒,本以为是睡姿原因造成的正常反应,却因为手指的无力与些许失控而敲响警钟。这是我人生43年中从未遇到过的状况,身边的不少“病历”浮现脑际。虽然以现在的年龄和身体素质,坚信最多只是颈椎作怪,虽然还在努力用左手帮助右手为家中的花朵浇水,虽然大清早跑去单位将作者新投来的稿件完成提交,打印《首都舞苑》三校并通知舞协和三校庄老师领取……但写字的扭曲、敲击键盘的无力还是提醒我要有事情发生。
每每遇到事情,雷厉风行的妻子总会比我这个“一看二慢三通过”的人行事效果好的多。北大医院刘凤君大夫同样是位雷厉风行的人,从最初检查,到建议我尽快去急诊照CT排查,再到与此同时的安排其他检查……貌似一件事却办了几件事。
急诊科的气场,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真实状况都会让人不禁紧张,更甭说我在初诊后医生在各种单据上盖上了绿色的章。
章虽然是绿色的,但接下来给人的感觉却是红色的,专门有人在身边陪护引导,各项检查缴费不用排队,连上厕所身旁的医生都如拉响了警报……这样的“贴心服务”让我这样一个普通百姓并非“受宠若惊”反而紧张与疑惑,我究竟怎么了?
我究竟怎么了?在一系列的检查与等待过后,我穿着病号服坐在了住院处,万幸!我的大脑没有出血。万幸!各项环节都是那么一环接一环的紧凑。万幸!在这各环节中更有不少善缘的相助。不幸的是,“脑梗”这个词在我43岁时竟然与我真正相遇。不幸的是,曾经看着别人吃的可定、阿司匹林……也成为了我接下来的亲密伙伴。
哪里有不幸,专家黄主任告诉我,从医学角度讲,43岁便有幸敲响健康警钟要比晚年醒悟好得多,我这个平日主攻脑力劳动的人,日后必须将劳动运用到四肢,必须在饮食上更加注意,这其实并非被动的,而是人的生活本该如此,只是如今被太多的诱惑所干扰,从另一个角度看,此时43岁的机遇是健康的机遇,其实也是对更多维度反思觉醒的机遇。是啊哪里有不幸,正如一本我很喜欢的充满智慧图书名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或许才是2024年萨嘎达瓦月送给我最好的礼物。
汉地的先贤告诉我们“内观才能正己,正己方能坦荡阔步”,佛门大德也曾不止一次开示“独耕心田,静扫心路,抬头浮云青天”。
妻的五姨前来探望,聊起了秦岭的壮阔风光与给人的亲近气场,让我想起了一首歌与一部著作《空谷幽兰》。不知在这间病房里要住多久,平日里挂在嘴边的“珍惜当下”,正好将这间病房视作达摩的修行洞,正好锻炼一下我此时如“兰花指”一般的右手记录下这段珍贵的经历,正好有机会和自己的心聊聊天,过一个专心且认真的萨嘎达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