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9 10:30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全国名中医、主任医师、离休干部,陆长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27日14点13分不幸去世,享年95岁。
陆长清同志是德高望重的中医儿科专家,毕生致力于中医药事业,在中医儿科学创新与疑难病症治疗领域建树颇丰。陆长清同志于1930年6月出生于河北秦皇岛,15岁投身革命,加入卫生队学习战地救护,从此与医学结下不解之缘;1947年11月至1948年5月服役于冀东军区医训队学习战伤救护;1948年6月至1950年5月服役于二野教导师二团任看护长和医助;1950年6月至1960年8月先后在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医院、中南卫生干部进修学校、武汉医学院医疗系工作学习;1960年9月响应国家号召,毅然踏上支边之路,分配至青海省中医院,扎根青藏高原;1964年6月至1977年9月又先后完成陕西中医学院师资班和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班的深造,系统学习中西医理论知识,为他的医学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陆长清同志学术与荣誉成就斐然,1993年12月获国务院政府津贴;2001年8月,被批准为青海省医学首席专家;2002年7月,被授予青海省名医称号;担任全国第一、第二、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和成就奖;2017年被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百名名中医”称号。
战地硝烟始行医 由西转中承古训
1945年解放战争打响,陆长清老先生奔赴战场,在战火硝烟中救死扶伤的坚定信念根植在他年轻的心中。回忆起这段过去,陆长清老先生感慨地说:“是解放事业带我走上了医学的道路”。
陆长清同志六十余载风雨无阻,始终坚守临床一线,以青海省中医院为阵地,历任内科主任、儿科主任、副院长等职,成为享誉高原的中医儿科泰斗。初来青海时,青海中医药基础较为薄弱,还不能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他坚持以系统思维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临床实践的不断发展。1991年离休后,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出诊,虽年事已高,却从不延误,更常为贫困患儿垫付药费,自掏腰包购买衣物、食品相赠。
大医精诚仁者心 躬耕杏林铸医魂
陆长清老先生常说:“医者不仅要医病,更要医心”。他将中医经典所学和自己长期临床经验融合,形成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脏腑理论为基础,辩证能力相结合为特点的高原儿科疾病治疗理论,擅于运用六经辨证、脏腑辨证、胃气营血辨证等多种辨证论治方法诊治疾病,形成了杂病从“痰”治、慢病从“脾、肾”治、脾胃病与肝胆合治的治疗思路,诊治中要求调阴阳以平为期,以脏腑和谐为准绳,把握机体内环境稳定,掌控脏腑相互资生与制约。始终坚持以“反复研究、慎重用药、四诊详细、谨守病机、辨证确切、用药灵活,理、法、方、药丝丝入扣”为治疗原则,始终为每名患者亲自诊查、亲自开方;“陆爷爷看病,先聊家常,再谈病情”这是高原群众对陆长清老先生最朴实的评价。
薪火相承传赤心 高原医脉育新人
作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2009年成立陆长清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后,先后跟师10余人,其中7人成为全省中医药人才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多年来,由他带教学生100余人。他要求学生“跟师三问”:一问典籍,二问临床,三问医德;并利用诊疗之余为学生分析讲解典型病例。学生们在跟师期间接受传承教育,临证口授心得,总结了陆长清老先生的学术思想,相继发表有关陆长清学术思想的论文10余篇。陆长清老先生为我省培养造就了一批医德高尚、热爱中医事业、中医理论深厚、技术精湛的创新性人才。
陆长清老先生的一生,始终将个人价值追求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忠诚于党、服务患者的一生,是担当尽责、践行使命的一生,是锐意创新、勇攀高峰的一生,是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一生,是悉心育才、举人过己的一生。陆长清老先生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优秀答卷,树立了共产党员和中医人的光辉形象。
大医精诚,德技双馨,杏林楷模,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