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科院教育实验联盟在京成立
2025-04-29 19:5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4月28日,“科研赋能 实验创新”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学实践研讨会在北京教科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杨庄校区举办。会上,由北京教科院、天津市教科院、重庆市教科院、浙江省教科院、四川省教科院、成都市教科院、广州市教研院共同发起的全国教科院教育实验联盟正式启动。联盟致力于完善“教科院+实验校”的协同教科研机制,树立教育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新标杆,为全国教育改革提供示范和引领。

炫酷的无人机、曼妙的舞蹈、律动十足的健美操……会前,北京教科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科技、艺术、体育社团的学生们带来精彩的节目展演。该校于2003年由一所农村薄弱校改建而成,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区域龙头集团校,拥有金鹏、金帆等60余个社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该校的蜕变发展,正是北京教科院以科研赋能实现教育创新提质的一个缩影。

北京教科院党委书记董竹娟介绍,为满足老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期盼,自2003年起,北京教科院与通州、丰台、大兴、石景山、海淀、房山、燕山、顺义8个区合办了10所中小学校,组建北京教科院实验学校联盟。历经20余年,联盟探索出“两普双高”的实验模式,即聚焦普通办学基础、普通资源投入的“两普”学校,通过科研赋能实现高质量与高速度发展的“双高”目标。截至目前,10所学校拥有16个校区、在校生1.4万,其中的2所已发展成教育集团。各校通过科研赋能实现了“在普通的学校开展不普通的教育,让每一个平凡家庭的孩子都能获得教育享受”。

在主旨报告环节,北京教科院副院长张熙阐述了“两普双高”模式的实施路径。她介绍,该模式经历了探索实验、加速实验、创新实验三个阶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学校可操作的实验理念、工具、方法,助力实验学校更新观念、抓住关键要素、激发内生动力,实现优质加速发展。该模式资源依赖性低、成效产出高,是以新质生产力破解学校持续性发展难题的创新实践。“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强化院、地、校三级协同,共同打造党建共同体、实验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荣誉共同体,办有特色、有活力、有名气的学校。”张熙说。

在北京教科院实验学校联盟20余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北京教科院倡议组建全国教科院教育实验联盟。会上,来自北京市教委、各省市教科院、北京市相关区教委的领导共同启动全国教科院教育实验联盟。

当天,联盟各单位围绕具体运行机制、工作协商机制、轮值推进制度、资源整合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各地教科院代表以及教科院实验学校代表围绕“科研赋能 实验创新”分享了具体的改革举措和实践成效。

据悉,全国教科院教育实验联盟将充分发挥教科院的智库资源优势,联动实验校实践资源,完善“教科院+实验校”的协同教科研机制,将前沿研究转化为可操作的教育实验,引领实验学校在教育前沿领域进行创新实践,探索可推广的实践模式,促进教育生态的革新与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成长环境。联盟将聚焦教育前沿、领衔教育实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生成可推广的院校合作经验,树立教育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新标杆,为全国教育改革提供示范和引领。

(采写:张娜;北京教科院供图;编辑:赵艳国;复审:常悦;核发:冉阳)


作者:

现代教育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