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13:09
4月29日晚间,六家国有大行集体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记者梳理发现,六大行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总计3444.2亿元,合计日赚超38.2亿元。一季度,2家国有大行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家实现营收同比增长,其中,农业银行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
具体来看,一季度,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六家国有大行营收分别为2127.74亿元、1866.74亿元、1649.29亿元、1900.70亿元、893.63亿元、663.74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841.56亿元、719.31亿元、543.64亿元、833.51亿元、252.46亿元、253.72亿元。
此前各行发布的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实现了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净利润微增、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资产规模方面,截至一季度末,六家国有大行的资产规模均稳中有升。工商银行资产规模站上50万亿元新台阶,达到51.5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8%,这一增速同样居首。
农业银行位居第二,资产规模为44.8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6%。建设银行资产规模为42.7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8%。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的资产规模分别为35.99万亿元、17.69万亿元、15.2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幅均超2%。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一季度末,六家国有大行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四家不良贷款率下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3%、1.28%、1.33%、1.30%,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0.02个百分点、0.01个百分点、0.01个百分点。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持平,为1.25%。邮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91%。
银河证券相关人士分析,宏观政策导向不变,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积累。降准降息预期增强,银行息差短期承压但存款成本优化形成支撑。市值管理加力重塑银行估值,中长期资金入市利好红利行情兑现。
湘财证券分析师也表示,结构性工具等金融增量政策配合宽松财政政策加快落地,银行基建、消费等领域信贷供给加强,有望维持信贷增速相对平稳。降息延迟缓解银行息差压力,同时,资负两端利率传导效率加强,后续银行业绩压力相对可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