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长辛店老镇的十字路口,槐花与咖啡的香气令人陶醉,不远处,国潮街区的青砖灰瓦之下,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正悄然展开。5月4日,记者在“北京长辛国潮演艺生活节”期间,走访多家非遗首店,探寻古老手艺与新兴街区和谐共存的奥秘。
记者透过窗户看到,北京绒鸟绒花工作室里,人群纷纷在栩栩如生的小鸟绒花手办前驻足欣赏。作为运营主理人,孙红健主动向游客们介绍这门技艺,“绒花拥有数百年的传承历史,曾作为宫廷饰品,深受古代娘娘们的喜爱。其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染色、软化黄铜丝、勾条、打尖、传花等多道精细工序。如今,绒花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除了制作胸针、发簪外,还能创作小鸟类手办。”
游客们兴致勃勃地听着讲解,结束后,孙红健还邀请大家前往他负责的另一家店铺——玩木盒子体验拓印传统门神图案,“当墨汁均匀地印在纸上,古老的图案逐渐清晰,你们能清晰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
据悉,为了提升游客体验,活动期间,游客可以在街区入口处领取“通关文牒”,按照上面的攻略,在深山动物园、蓝靛村的靛蓝故事、EVE Coffee、候汐陶舍等8家门店完成指定任务并盖章,即可体验手工扎染或手工艺漆扇制作等项目,成品皆可带走。“盖章就像是一把‘穿越密钥’,亲手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远比玩手机来得有趣。”大学生小林笑着告诉记者。
“这里尊重手艺人。”这是当被问及为何选择来到长辛店时,孙红健表达了几位非遗主理人兼日常好友的共同心声。他表示,与其他地区更重视店铺的商业化布局相比,长辛店愿意为手艺人留出空间。“非遗传承人非常渴望能够在店铺里进行创作,比起商品陈列的样子,他们更希望这里像一个手工工坊。”
谈话尾声,时近中午。作为非遗美食店铺的代表,京帮面馆的门前已经排起长队。炖吊子的香味儿沿街飘得很远,一位戴着头盔的骑行大叔出门时,一边擦汗还不忘说一句:“这味儿真棒!我就喜欢这一口!”而在其不远处的小酒馆里,则是另一番景象。年轻人围桌而坐,撸着烤串、喝着啤酒,笑声不断。记者还看到,一位歌手正在为吉他调音。老板说:“晚上这里有演出,假期嘛,就得让大家玩得尽兴!”
这一幕让记者感受到这座古镇的魅力,它不囿于美食、表演或者手工等某个单一形式,而是以一个多元融合的形式给人们带来欢乐。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漫步,可以沉醉于精致手工,也可以静坐一下午享受宁静时光。
来源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丰台时报
记者 杜倩
摄影 原梓峰 袁阳
审核 赵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