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贸易官员:美国试图以单边主义遏制全球化行不通
环球时报-环球网 | 作者 白云怡 熊昕仪

2025-05-07 23:09 语音播报

天下

来自中国与非洲的经济界人士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掀起的贸易战会对中国、非洲等新兴经济体带来冲击,但也将推动中国与非洲进一步加强在经贸与投资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在制造业、绿色能源、数字技术等领域,以应对全球经济与日俱增的不稳定性。

南非共和国贸易、工业和竞争部投资促进首席主任莱斯特·博亚7日在一场南非投资论坛场边接受《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当前对多国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对任何国家都没有好处”。南非作为对美出口大量汽车、农产品和矿产品的国家,深受关税战的影响。

“我们希望美国人能够清醒。”他说,南非寻求与美国就贸易问题展开对话,但不会无限期等待,该国正积极寻求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市场和伙伴加强合作。在过去十余年间,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未来,南非希望在其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这名南非经济官员表示,各国尤其是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应在世贸组织和联合国等多边平台上携手应对关税战带来的挑战。他认为,美国试图通过单边主义手段遏制全球化趋势是行不通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互联的时代,全球化与各国间的经贸合作不会因为某些政治人物的个人意志而终止。

博亚表示,中国与南非的合作正处于深化阶段,尤其在绿色能源、智能制造、数字技术和公共基础设施等领域潜力巨大。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南非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银行体系和相对成熟的市场机制,完全有能力成为中国企业进入撒哈拉以南非洲市场的“跳板”。在当前形势下,南非尤其欢迎更多中国制造企业在该国落地建厂,特别是在光伏组件、电动汽车等领域展开合作。

博亚是在7日在北京举办的一场主题为“投资南非:共建高质量中南命运共同体,迈向共享繁荣的未来”的论坛场边对记者作出上述表述。这场论坛旨在向中国投资者推介南非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绿色制造业、能源与矿业等领域的投资机遇。

中非发展基金投资总监兼南非代表处首席代表于庆在论坛场边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当前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中国企业调整产业布局,为中非产业合作带来了更多机会,尤其是纺织、电子组装、汽车配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埃及、尼日利亚、摩洛哥等地的工业园吸引更多中国制造业企业投资落地,并成为辐射非洲大陆和国际市场的生产基地。

他表示,此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非洲国家也将更多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中国与南非、尼日利亚、摩洛哥等国家分别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埃及宣布欢迎中国投资者使用人民币赴埃投资兴业。中国企业在与非洲经贸往来中将更多使用人民币,大幅降低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

“非洲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城镇化加速和中产阶级群体扩大持续扩大,为中国消费品、数字技术和新能源、智慧城市等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出口提供更大市场空间。”他表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非洲人口潜力巨大,拥有最年轻的劳动力,预计2050年非洲大陆人口将达25亿,消费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美元。同时,非洲各国出台各类优惠政策,致力于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提升本土制造业水平。凭借着人口红利、城镇化发展、政策优势和区域一体化等核心驱动力,非洲可望成为全球制造业转移的新目的地。

于庆认为,中国经过40余年改革发展,拥有丰富的工业化发展经验,并且拥有技术、资金以及人才优势。中非产业合作符合中非发展的现实需要,也具备发展的强大基础。未来,“中非联合制造”将成为大方向,这不是简单的产能搬迁,而是通过技术转移、本地化运营和产业链协同,帮助非洲建立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体系。

他表示,基于非洲经济发展趋势和中非合作优势,未来,基础设施、制造业、农业等传统领域依然是中国在非的投资重点。同时,绿色能源,包括光伏、氢能及储能等,医疗健康、数据中心与云计算、金融科技、蓝色经济等也将成为中非合作发展的新引擎。


编辑:胡德成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