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13:59
5月8日,北京首条外埠进京公交班线开通运营。据北京晚报报道,该线路起自河北大厂,终点为北京地铁6号线潞城站,中途设12个停靠站,在早晚高峰通勤时段运营。开通当日,不少跨省通勤者“尝鲜”,对这条公交线路赞不绝口。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融合加快,跨省通勤族越来越多。北京市交通委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环京通勤人员约70万,其中廊坊“北三县”通勤者超20万。对往返北京与大厂等“北三县”的通勤族来说,或者拼车上下班,或者搭乘定制快巴,或者分段乘坐两地公交地铁,通勤时间长、成本高。由大厂至潞城的快速通勤公交专线开通运营后,单程仅6元,全程只需50分钟,首末班车时间也基本与打工族上下班时间吻合。据报道,这条公交线路串联起周边16个小区,约5万余名跨省通勤者因此受益。
外埠公交进京,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迈出的又一步。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来,京雄城际铁路、京唐(京滨)城际铁路、津兴城际铁路等相继建成通车,“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为解决北京至廊坊“北三县”、天津武清区等地区的通勤难题,两地此前已经推出多条通勤定制快巴,“预约出行、灵活设站、车随人走、就近上车”;京津冀社保“一卡通”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容,包括三地3000余条交通线路一卡通乘……大到一条路,小到一张卡,“宽”到一群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过程中,服务越来越精细、考虑越来越周到。
从世界级枢纽的拔地而起到高速路网的立体交织,从定制快巴的灵活穿梭到外埠公交的破界延伸,11年间,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正在从蓝图变成现实。这些变化不仅为跨省通勤族提供了更经济实惠、更加多元的选择,还让三地居民串门更加方便,增加了京城毗邻人员的互通互动;不仅打通了“双城记”的堵点,更在地理意义上重塑京津冀,在社会民生层面连接京津冀。“路”的延伸拉近了三地的交通距离,也拉近了三地居民的情感距离。
值得期待的是,首条外埠公交进京后,北京将携手津冀交通部门将试点经验向武清、固安等环京毗邻地区推广。可以预见,跨省通勤一族将有更多便道,京津冀三地会越走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