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66个小区实现可回收物“智能回收”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 作者 冯维静

2025-05-08 16:03 语音播报


清晨,潞源街道含英园小区内,居民王女士提着装满废纸、塑料瓶的环保袋,径直走向小区内的智能回收机。扫码、投放、称重、获取积分一气呵成,“以前攒一堆废品没处卖,现在下楼就能换钱,方便又环保!”王女士的这番体验,正是通州区引入智能回收新模式,以科技赋能垃圾分类工作的生动缩影。

去年以来,通州区城市管理委通过搭建“点-站-中心”三级全流程体系建设,精心打造可回收物收集、转运、处置的全流程收运体系。该体系能够将市民产生的高、低值可回收物进行全面回收及再生利用,成功实现从社区回收到终端分拣,再到原材料再利用的创新经营模式。目前,全区已在潞源街道、马驹桥镇、台湖镇、宋庄镇等9个属地的共计66个居住小区实施了“智能回收模式”。经统计,现已安装智能回收机291台,回收总重量达到1502吨,参与人数约5.77万人。这一创新模式成效显著,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市民践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还切实降低了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曾经困扰小区的桶站满冒脏乱现象也大幅减少。与此同时,小区环境得到了很大提升。市民无需再在小区内、家里或楼道内积攒可回收物后再去售卖,智能回收机24小时运行,市民可随时进行投放;小区内杂物及可燃物乱堆乱放的现象明显减少,火灾隐患也随之降低。

下一步,通州区城市管理委将持续推广这一成功经验做法,让更多的群众从中受益。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强对智能回收模式的监管力度。通过多措并举,切实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持之以恒地抓好垃圾分类这个“关键小事”,为打造更加绿色、环保、宜居的城市环境不断努力。

聚焦副中心

编辑:周林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