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七届“法治政府奖”获奖名单揭晓。门头沟区检察院、门头沟区司法局联合申报的“检察+行政”府检联动工作机制项目成功入选。
“法治政府奖”是中国政法大学于2010年发起设立的奖项,在业界享有较高知名度和权威性。本届“法治政府奖”共有来自全国各地各部门的241个申报项目参与评比。初评委员会在严格评审基础上,从241个申报项目中选出入围项目40项。终评会上,10位评委在综合考量申报内容和现场陈述的基础上打分,最终20个项目获得第七届“法治政府奖”。
门头沟区检察院联动门头沟区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着力发挥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于2023年率先出台全市首个“检察+行政”府检联动工作方案,坚持“信息共享、法律共研、争议共调、滥权共管、治理共商”,形成“党委领导、府检协同、社会参与、监督贯通”的府检联动门头沟模式,促推法治政府建设。该机制被写入中国法治蓝皮书和最高检行政检察白皮书,作为典型改革案例在全市交流推广。
一、深化执法司法衔接互促,倒逼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区委高位统筹,区委常委会、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坚持每年审议府检联动工作情况,将行刑衔接、检察建议办复率等纳入依法行政考核。区检察院常态化列席“两法衔接”联席会,实时共享行政执法信息。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分别设立府检联动办公室,通过个案会商、专项整治、联监联学等,规范执法司法,防止“不刑不罚”。区检察院府检联动办公室整合“两法衔接”“行政检察”“公益诉讼”等职能,做实“三道加法”,形成检察赋能法治政府建设合力。
二、府检联防联调联控,推动法治力量向引导端和疏导端发力
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府检双方通过情况通报、专题报告、检察建议等方式,及时发现制度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合力堵塞生态环境保护、校园周边管理、欠薪治理等管理漏洞。建立“12345热线+数字检察”协作机制,做好“接诉即办”,努力“未诉先办”,助力解决预付卡消费、黑臭水体、销假销劣等百余项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联手解决历时长久、矛盾突出的行政争议30余件,以争议化解途径的“加法”,做矛盾纠纷升级的“减法”。
三、优化法治供给质量,积极开展区域协同共治
坚持“生态立区”发展战略,将区检察院纳入区委生态文明委组织体系,打造“室、站、点”联动式、共建型生态法治保护平台,设立全市首个公益诉讼生态修复基地,多个案件入选“北京市十大政府法治事例”和最高检、市检察院典型案例。在区检察院设立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监督窗口,“向前一步”服务营商环境。建立镇街检察联络机制,联合清华大学研发“智检速答”AI助手,赋能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保护和新兴领域法治化,多措并举解决基层依法行政的堵点痛点。
“府检联动”机制搭建了行政机关和检察机关互动互促平台,提升了行政机关主动接受监督、规范高效行权的自觉性,发挥了检察机关在规范法律实施、推动社会治理方面的专业支撑作用。在“府检联动”机制助推下,门头沟区完善了行刑衔接、线索移送、营商环境保障、农民工讨薪保障、生态治理修复等机制,有效解决了一批党委关注、政府关切、群众关心的法治问题,增强了法治解决群众诉求的有效性,有效化解重复信访百余件,区内群众12345诉求同比降低2.42%,成功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大幅提升了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区域法治建设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下一步,门头沟区检察院将在区委、市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深化府检联动的探索实践,不断凝聚依法治区共识合力,为区域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重要的法治保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门头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