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晨光中,凉水河面泛起粼粼波光,马驹桥老桥北侧路段新铺设的沥青路面在朝阳下泛着光泽。近日,随着最后一处交通标线施划完成,马驹桥老桥双向贯通优化提升工程(二期)正式完工,标志着这座连接北京经开区与通州区的跨河“动脉”全面升级。
△焕新后的马驹桥老桥。蒋远晴/摄
马驹桥老桥(马驹桥闸交通桥)横跨凉水河,全长142米,是连接经开区西环南路与通州马驹桥镇区域的关键节点。此前,老桥北侧路段曾因路窄弯急长期单向通行,导致常态化拥堵。2023年11月启动的一期工程通过拓宽车道实现机动车双向通行,今年4月实施的二期工程则重点优化慢行系统。此次改造以完整“三幅路”形式重新规划路段横断面,中间机动车道宽16m,布置“2上2下”双向4条机动车道,东西两侧机非分隔带各宽2m、非机动车道及人行步道各宽5m,并配有完备的附属交通设施,在实现路段机动车双向通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慢行交通条件,更好地满足非机动车及行人的通行需求。
施工团队还采用“绣花功夫”推进细节优化,通过增设雨水管线等措施提升路面排水能力,实现“骑行安全、步行舒适”的目标。同时,为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施工对周边交通环境的影响,此次改造采用分段施工、夜间错峰作业等高效措施,加快施工进程,原计划5月中旬完工的工程,于4月30日提前完成。
二期改造完成后,马驹桥老桥北侧路段路面平坦宽敞,双向机动车有序通行,骑行者沿着两侧非机动车道鱼贯而过,人行步道上错落分布着驻足观景的市民与步履匆匆的通勤者。家住马驹桥镇的张女士骑着自行车经由新改造的非机动车道平稳通过老桥,她笑着对记者说:“以前这里人车混行,骑车总提心吊胆,现在有了专用的自行车道,新建的隔离带里也加了绿植,通勤变成了一种享受!”
随着马驹桥老桥北侧沥青路面焕新、慢行系统完备完善,这座承载数万通勤者的“老桥”已蜕变为“车行高效、慢行友好”的复合型跨河通道。城市运行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马驹桥老桥改造项目完工后,区域路网协同能力显著提升,机非通行冲突大大减少。未来城市运行局将持续推进路网精细化治理,为居民打造更安全、更畅通的出行环境。”
编辑:刘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