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庄多项国际国内“首创”亮相科博会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和冠欣

2025-05-09 11:15 语音播报

城事

5月8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北京科博会”)在京开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展区以“亦庄新势力科技新引擎”主题,展示了其在前沿科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的先发优势和建设成果。20余家亦庄企业携60余件(套)展品参展,多项国际国内“首创”产品亮相。

一进入亦庄展区,一款迈着稳健步伐绕场行走的天工机器人便吸引了众多目光。它是全球首个机器人半马冠军“天工Ultra”的兄弟“天工LITE”。“天工LITE”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的通用机器人平台,具备开源开放性和兼容扩展性,可以灵活扩展软、硬件等功能模块,充分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无独有偶,在展区“多元生活”模块,北京优必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S1,正以从容的姿态穿梭在过道中搬运箱子,四肢配合默契,关节灵活转动,仿佛一位来自未来的“物流专家”。这款机器人搭载了行业首创语义VSLAM导航,可以实现由粗到精的二阶段语义导航,提升了WalkerS1对空间的理解能力,满足工业场景泛化需求。

朱雀二号、朱雀三号、长征八号甲等一台台高耸的火箭模型;预计2026年完成首飞的“云行”超音速飞机“窜天石猴”模型;中科网威自研的国内首款搭载国产DPU芯片的800Gbps下一代防火墙;沉浸式的“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全景秀”……本届科博会上,亦庄展区还展示了诸多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用一项项“行业首创”“国内首次”“全球领先”,着色“44637”高质量发展聚变提升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介绍,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北京亦庄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深入实施成果转化“六大工程”。通过实施关键技术“攻坚工程”,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通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工程”,健全“三城”对接机制,2024年实现“三城”科技成果落地转化176项,高校落地及合作项目65项。通过实施科技创新环境“优化工程”,搭建成果转化生态,已布局13家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搭建全市首创的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推动设立经开区首个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


编辑:王雯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