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9 18:34
让机器听懂人类语言、劈开消化道肿瘤治疗的“冰层”、为卫星锻造隐形翅膀……5月9日,“领潮向善·2024感动海淀”年度文明人物(集体)颁奖典礼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11位先进代表登台亮相,为这座科技创新之城注入源源不断的善意暖流。
“要让中国智造拥有中国‘芯’!” 北京炎黄国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虎,用9年的坚守,把每一纳米都视作捍卫国家尊严的战场;遨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红霞,汇聚国内外顶尖电推进领域青年科学家,为国家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供应链中较为薄弱的高性能低成本电推进器的研制而努力,让“中国动力”驰骋寰宇;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黄伟,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山海”大模型等多项技术,让机器“听懂”人类需求,其技术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数百家医疗机构,大幅提升了医生工作效率、患者就医体验和医疗行业整体智能化水平……他们以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用赤诚之心温暖海淀。
剑有锋,身为盾,在无数次生死攸关时刻,来自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的杨菁,总是英勇无畏、冲锋在前,以专业素养化解危机,铁骨柔情守护万家平安;在抗癌战场,北京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沈琳带领团队从“无药可医”的困境突破至全球领跑,为世界患者带来“中国希望”——她推动32个药物进入临床研究,改写33项国内外诊疗指南;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刘琛以学者之姿架起文明对话的虹桥,让中国故事长出“翅膀”,既将海淀的创新故事传向世界,也让世界读懂了中国;在校园里,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心理中心主任王瑞用温柔接住每一颗焦虑的心灵,以专业筑起防线,让“抑郁”淬炼为“勇气”……他们以敬业奉献为信仰,在各自的岗位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大学生王洋洋是本届感动海淀最年轻的一位,4年间她累计服务时长超400小时,推动部门形成了“金晖行动”“青苗行动”和“团聚行动”三大志愿服务板块,覆盖近百个社区,为海淀区的志愿服务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当利刃寒光威胁城市安宁,平凡人挺身成英雄。海淀居民、上海城投上境生态修复科技有限公司经理黄树焘和北京世纪巨燚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经理王宇,以血肉之躯迎险而上制服歹徒,被认定为见义勇为行为。
来自海淀香山街道的市民骆静怡,因其在苦难中勇毅前行感动了海淀。在年幼的孩子罹患脑瘤时,这位母亲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片天——寒风中骑行送外卖,烈日下弯腰擦皮鞋,鼓励着身处困境的家庭勇敢前行。
“‘感动海淀’作为海淀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品牌,每一届评选都是对海淀精神的深度解码,对时代正能量的有力弘扬。”颁奖典礼现场,海淀区委书记张革向“感动海淀”年度人物和集体获得者致敬,并表示将以经济硬实力托举文明高度,以治理软实力涵养文明温度,以人才向心力激发文明活力,让海淀不仅成为享誉全球的“创新之城”“活力之城”,更成为温暖人心的“感动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