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这里,上新30余场展览!快来看
2025-05-10 12:0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做書图书市集·北京”

即将于5月15-18日

在北京时代美术馆

与大家见面!

据了解,此次活动作为2025年“书香海淀 阅享青春”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之一,汇聚了170余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商,为读者带来最新的作品,并将30余场选题、风格非常不同的展览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内密集呈现,这也是让读者直观感受出版多样风貌、了解书业的一种方式。

欢迎大家

来现场看看这些展!

出版品牌春季新书联展

(xx个编辑Q1季度之书)

策展:做書

在夏天来临之际读春天诞生的书。这些书是编辑们心选的春夏最新时尚。

订货会、世界读书日等行业内重要展会与活动在春天开幕,编辑们自然也摩拳擦掌在这个时节带来诸多新鲜的书。经过大活动的冲刷,让我们再回到小编辑的视角,来翻翻他们认为的值得被更多读者发现的独特之作。

你醒啦,现在是20XX年,

一个普通的下午

旧书新知特别策划

策展:做書

当互联网还只存在于大屁股电脑里的时候,占据孩子们更多课余(甚至课上)生活的,是一本又一本漫画杂志与青春小说。而见到这些报刊亭巨头时,又会勾起更多。小学、初中、高中,更小或更大,关于童年和青春的诸多回忆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就像是我们对千禧一词的定义,也从一个时段开始变成某种浅淡的忧愁和感叹。

我们邀请数位旧书与旧杂志的“藏家”,试图通过他们的个人回忆,勾连起更广泛的旧日记忆。素未谋面的人翻开它们,或许会记起一些相同的课间、午后和暴雨来临前的傍晚。

但其实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千禧”,这点文学经典早已告知我们:

“回忆中的生活比当时当地的现实生活更为现实。”

偏心:100位编辑的年度之书

ver2.5北京、深圳双城联展版

策展:做書

在经历了北京的冬天和深圳的春天之后,偏心展将以双城联展版的新形态在五月份返场北京“做書图书市集”,非常光荣地迎来它的“三刷”。

在这里我们再次向大家介绍这个展:我们邀请70余家出版机构的100多位编辑,提名他们的“年度之书”。没有过多标准,唯一的标准就是自己喜欢,我们相信这种喜欢也能传递给读者。

与书共同展出的还有编辑们亲笔所写的介绍卡片,以及编辑此书所产生的各种稿件、打样、周边等等,这是一本书诞生过程的再现,也是编辑们努力将书传达到读者手中所作努力的记录。

没看过但想看的新朋友们,欢迎您来!看过还想看的老朋友们,欢迎您再来!

造一把椅子

以女性视角讲故事的漫画展

联合策展:有一片田野

不必把自己挤进他人预设的位置,我们可以“造一把椅子”。

在本次漫画展中,田野小组和艺术家们以女性的眼睛和笔触,讲述关于成长、创伤与选择的细腻叙事。椅子作为象征,串联起身体、经验与生活物件,引导我们进入一个女性自述的一居室——回应伍尔夫的呼唤,也容纳无数独特而丰盈的故事。这不仅是一个房间,更是无数女性生命片段的交汇之地。

每一段故事,既独一无二,又在隐秘处彼此呼应。她是唯一,她也是万象。

空间凝聚想象

方所北京店“创作者现场”回顾展

联合策展:方所北京店

方所,致力于策划和运营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方所北京店自2024年1月开业以来,已举办了100+场文化活动,涵盖文学、哲学、摄影、音乐、生活等多个领域,有无数思想在这里碰撞、沉淀,是为“方所·创作者现场”。

苏美四十

“最美的书”得奖图书展

联合策展: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建社四十年来,以35种中国“最美的书”和4种“世界最美的书”奖项领跑业内,持续在书籍艺术领域的前沿探索与实践。

“苏美四十”将展出其中25本获奖作品,展览收录了“世界最美的书”《何物》、复刻时光印记的《乐舞敦煌》等代表作。每一本书,从纸张肌理到排版工艺,体现了从概念到书籍的设计思考。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读者直观感受纸张、装帧、设计如何共同作用于阅读体验。欢迎前来翻阅,体会实体书籍的设计之美与工艺细节。

这里有魔法

《哈利·波特魔法图鉴》Mini展

联合策展:人民文学出版社 哈利·波特工作室

带上霍格沃茨特快列车的车票,穿越第9和第10站台之间的隔墙,进入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J.K.罗琳笔下的魔法世界该如何探索?《哈利·波特魔法图鉴》为你提供了多种维度。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魔法图鉴》的七位插画师最具代表性的插画作品,了解这些美丽的插画背后的故事。

自然与勇气的交响

与玛丽安娜·诺斯共赴一场跨越百年的美丽冒险

联合策展: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玛丽安娜・诺斯,19世纪杰出的女性探险家与植物艺术家,她冲破时代对女性的重重束缚,未婚,独行,凭借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踏上了遥远而未知的征程。她的脚步丈量过六大洲16国的土地,她的画笔记录下了无数珍稀植物的风姿,她的画作被维多利亚女王称赞为“国家的礼物”,被邱园园长称为“植物王国”的奇迹。

本次展览围绕玛丽安娜・诺斯的自然艺术画册《花朵与探险》系列展开,以诺斯跨越六大洲的传奇探险路线为坚实脉络,精心呈献她笔下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植物艺术画作,邀您踏入一场跨越百年的绮丽冒险!

翻书先翻纸

一个关于书籍用纸的小展览

联合策展:Antalis康戴里

纸张的克重、松厚度、纤维排列、涂布与否,都会直接影响手指滑动的速度、重量感受和翻页的节奏(甚至决定是否会把手指划开的安全等级)。粗糙或细腻、柔软或挺括,这些细微差异,构成了阅读体验中被常常忽略的物理部分。

本次小展览将以康戴里的二十余种样纸为例,向读者简单科普影响一张纸、一本书气质的诸多因素。通过对触感细节的感知,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用纸在一本书中扮演的角色:它不仅是内容的承载体,也是一种隐性的设计语言。

对纸了解多一点,在翻动一本书时也就感到亲切多一点。

四开SIKAI

用一千个小时,做一本书

策展:四开SIKAI

“做一本书需要多少时间?”

在四开SIKAI编辑部一个日常会议里,这个问题被提出。大家陷入短暂的思考,计算一本书的时间有点困难:选题、采访、编辑、印刷……里面有许多交叉的时间,也有一些界限模糊的时间,譬如头脑风暴的、思考酝酿的时间。

这些时间是沉默的,无法被呈现,也很难被量化。但无论如何,还是存在一种衡量的办法。这个办法对编辑们也都并不陌生——回到做书的流程中,悉数列举下每一个节点时间。

对于创意出版品牌「四开SIKAI」而言,“四开”不仅是纸张的尺寸,也是内容创作的视野与尺度。《四开01:工作,就要不拘一格》《四开02:中古、二手与永续》《四开03:你好,宠物!》《四开04:你从哪个“地方”来?》《宅二三:123个人的家》《孢子城市 Gap City》……

我们希望能够用每一本书探索一个主题,深入生活的细部,为读者带来“适合你的知识尺寸”。于是,编辑们拿起一本正在处于校对过程的新书,“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我们大概做了一千个小时。” 当然,这一千个小时并没有包含前期我们做其他书积攒的经验、灵感和直觉,以及出版后所延长的旅程。时间可以计算,但我们永远无法准确描述那些“经验、灵感和直觉”。

四开SIKAI的故事,有已经完成的、正在进行的,也有未来将要发生的。尽管内容迥异,但我们都希望,这些书们,能够在当今巨大而又瞬息的信息流里,印刻下时间的种种痕迹。

随书随地大小卡

图书出版的非书表达

策展:薄荷实验

在爽朗可爱的春天,来薄荷摊摊数卡片。

书页翻翻:街道,海边,他者宇宙浩瀚。

欢迎来到自然、人类和文化皆大欢喜的

迷你秘密花园。

薄荷实验设计部为图书设计了周边卡片,

期待从视觉设计再次进入思想。

ps:欢迎大家给我们在卡片上留言。

那这书很离谱了

策展:KEY-可以文化

书,可以是知识的宝库,也可以是天马行空的狂想曲。英国作家爱德华·布鲁克-希钦翻遍博物馆和私人藏书室,搜集世界上最稀奇古怪的手稿和藏书,并将它们令人称奇的故事一并收入这座《狂人图书馆》。

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写书人和做书人美丽的精神状态:用人皮装订精美书籍、用隐形墨水撰写神秘文本、编造希特勒的日记,还有死后继续创作的知名作家、与魔鬼做交易的修道士,以及世界上最小、最长、最重的书——它们的存在,足以颠覆你对“书”这一概念的认知。

不论你是写书人、做书人,还是爱书人,一定会在《狂人图书馆》中找到离谱的快乐。全书用300余幅精美的图片和插图,展示众多令人称奇的奇书异本,讲述不可思议的神奇故事,打捞起沉睡于文学海洋中的粒粒珍宝。

就是要当女作家

大鱼读品女性作家群像小展

策展:磨铁·大鱼读品

女性作为人类的一半,在数千年中往往是一种隐形的存在。豆瓣读书Top 250中,女作家只占34位。但放眼整个历史长河,怎能缺少女作家?被迫沉默的女性仿佛一座冰山,如今,那看不见的部分终于开始显露。

她是一种完全崭新的语言,是暗夜中熠熠生辉的星辰。写出东亚女性文学开山之作《82年生的金智英》的赵南柱、讲述四代女性史诗故事《明亮的夜晚》的崔恩荣、把言语化成利剑汇成无数作品刺醒厌女思想的上野千鹤子……通过她们的文字我们共同感受东亚震痛;地球另一边,在《你好,忧愁》中决心要过“卑劣无耻”生活的法国天才作家萨冈、在异星版《使女的故事》中登上幻想巅峰的“美国科幻界祖师奶”巴特勒、把由失眠引发的数场“脑内女性议题剖析”记录在《睡不着的那一年》中的英国作家萨曼莎·哈维。

不同语言、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她们,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如何落下心中那枚棋子,走上作家之路?她们跨越了多少阻碍,又是如何观看世界,写下那些不可磨灭的沮丧、期待与爱。而你,此时此刻停下来驻足凝视的你,又在经历怎样的困境,渴望着怎样的人生?如果你也敢于关照自我,并将之诉诸笔端。或许,你也可以对自己轻轻说一句:就是要当女作家!

本次展览将在现场展示大鱼读品已出版过的女性作家人物肖像、生平及书籍封面。现场设有读者互动活动,读者可先挑选一张喜爱的女性作家小卡,再从金句扭蛋机中随机抽取一位女性作家的经典金句,收获双重惊喜。

危险美学的终极凝视

植物界不为人知的黑暗角落

策展:有容书邦

踏入这场光怪陆离的展览,犹如闯入一个被神秘迷雾笼罩的异世界。

《毒物图鉴》将有毒植物的危险魅力毫无保留地呈现,引领你探索植物界不为人知的黑暗角落。克苏鲁系列作品 ——《诡丽幻谭》《虚境奇谭》《狂想天外》,如同一股来自远古深渊的力量,将你拽入克苏鲁神话构建的宏大宇宙。

有毒植物的危险诱惑与克苏鲁神话的疯狂诡谲相互碰撞,开启一场超乎想象的视觉与心灵之旅 。

把欲望拧干,把抑郁晒透

策展: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春夏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却也是情绪波动的高峰期。当然要拧干欲望的雨水,让阳光晒透潮湿的情绪。

这一次,书页是我们晾晒自己的绳索——《欲望的先知》带我们解剖现代人的焦虑根源;《疲于做自己》则坦诚地摊开年轻人的精神困境;《黑太阳》不避讳阴影,带给我们“与阴影对坐”的勇气。这一次,真诚的共鸣是疗愈的希望——《海边》用虚构的潮声回应现实的迷茫,激发我们内心的共振;《万物交响》在自然笔记里打捞出治愈的隐喻;《12只鸟儿,治愈你》和《如何成为一只猫》则像两封轻快的邀请函:“蹲下来,看看生活缝隙里藏着的柔软”。书不是药,但它尽力晾干被雨水打湿的《自我》,让我们带着晒透的清醒重新出发。

本次展览聚焦「欲望与抑郁」的双重主题,通过书籍与读者的互动,探讨现代社会中的个体如何与焦虑共处、如何在外部逻辑与自我价值之间寻找平衡。展览试图撕开“积极”的假面,接纳情绪的真实流动,并借助书籍中的思想力量,为读者提供一剂“心灵解药”——不是消灭欲望或抑郁,而是学会与之对话,在裂痕中照见重生的可能。

服美役:女性如何被困在美丽牢笼

策展:联合读创

在聊“服美役”这个话题前,首先应该探讨的是美的标准,其次是追求美的自由。我们并非想为读者制造容貌焦虑或美丽羞耻,让女性以舒适的状态生活是我们谈论这个话题的初心。

这次活动中除了《服美役》书中提到的例子,我们还征集了很多关于“服美役”的观点和案例故事,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欢迎在展示区选择你赞同的卡片拍照留念,我们同时提供了贴纸,您也可以在此留言,期待您的共创。

争做出版业最萌吉祥物

tataの登场

策展:也人

出版品牌也人的第四年,四位编辑深思熟虑(大开脑洞),决定为也人找一个监修(吉祥物),督促看稿&鞭策进度(放松心情&劳逸结合)。在一众候选者中,飘在云间、喜爱读书、擅长变化、睡如棉团的小螣蛇「tata」最终全票通过。

象征重生、智慧又暗喻堕落、危险的蛇类就是人类视线内“他者”的最初缘起,善恶交织、敬畏并生。蛇年选择以萌萌外表登场的「tata」让我们消除了对蛇类的些许恐惧,也会和我们一起通过阅读,理解世人眼中的异色他者。

当代心理急救中心:心理学大师在线开方

策展:机械工业出版社·机工华章心理

欢迎光临「当代心理急救中心」:

这里没有消毒水味,

只有心理学大师们的治愈良方。

当Emo、社恐、躺平、精神内耗成为“时代绝症”,

荣格、欧文·亚隆、卡巴金三位“心理科主任”

决定开门营业,在线开方!

“牛马非马”腰封展

策展:心 空间

当“牛马”不再是马,当腰封挣脱书本的束缚——我们发起这场荒诞美学实验!我们邀请不同的读者对腰封进行“基因改造”,用荧光笔画出自己的定制腰封,让自己的创意与马共驰。所有“非典型坐骑”代替我们在想象中奔驰,在书海中巡游,在这种解构与重构的快乐中,让“牛马”回到人生的草原上。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策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分社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句自《牡丹亭》游园惊梦中流淌而出的唱词,不仅是杜丽娘对深闺禁锢的觉醒,更暗含着中国文人数百年来的精神隐喻——园林从不止于亭台楼榭,它是叠山理水间的人文诗眼,是困守尘嚣者对诗意栖居的永恒求索。

在2025做書图书市集·北京的方寸展台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分社将以“园林”为线索,铺陈《园冶注释(第二版)(重排本)》《江南园林志(第二版)》《园衍(精编本)》等典藏书籍,辅以古典园林测绘图纸等展陈,邀观者穿行于“芥子纳须弥”的东方造境。当人们的生活半径逐渐被压缩,或许这座纸上园林能成为一扇窥见天地大美的轩窗。

人类责任宣言:写作/写作/写作

策展: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作为“未完成”——我们的《人类责任宣言》。

站在文明的十字路口,在这样断裂与重生的时代中,出版是什么?或许,TA不仅是记录的方式,更是一种可视的抵抗——抵抗遗忘,抵抗虚无,抵抗集体麻木的蔓延。

我们汇聚书稿与声音,在纸页、聆听间,用文学保存灵魂的震颤,用哲学点燃思辨的火种,用历史捆绑时间的荆棘。文字的宣言——我们呼吁:写作!写作!写作!

鲨鱼大图鉴:世界现生536种鲨鱼完全解读

策展:中青雄狮

《鲨鱼大图鉴——世界现生536种鲨鱼完全解读》世界现生鲨鱼资料大公开!一册解锁563种鲨鱼的生命密码——从深海幽灵到远洋霸主,揭开古老海洋掠食者的神秘面纱。“凶悍”“危险”“庞然大物”……

大众对鲨鱼这个物种的的印象大多来自像《大白鲨》那样的经典影视剧。然而,从软骨鱼老祖先到现代鲨鱼,这些生命力旺盛的生物在地球上生活了几亿年,早已演化为一个拥有众多不同成员的大家族,在自然界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生态位。

从盘踞深海的隐士到穿梭于珊瑚礁间的精灵,再到横行远洋的霸主,鲨鱼形态和生活习性的多样性已远超我们的想象。有谁能抵抗这些神奇而美丽生物的魅力呢?请跟随这本鲨鱼解读手册,看看跟你想象中不一样的鲨鱼,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爱上他们。

文学微“疯”

策展:人民文学出版社·外编室

有点疲惫但还得继续过,貌似清醒但实际想“发疯”,这是你的日常生活状态吗?翻开书的那一刻,当你通过金爱烂的笔与异国的青年共鸣,从聂鲁达的诗歌中读到不朽的玫瑰与爱情,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夫卡的故事里体验荒诞却现实的生活,是否能感觉到从异乡吹来的阵风?

我们邀请你,一起来做留住那阵风的人。用书页捕捉风的形状,吹进你心中的,是清新的微风还是劲吹的阵风?

防脱庙会:当代青年发量保卫战

策展:千寻

读一本漫画,拜一座神庙,体验一场荒诞又真实的市井人间。《市井》作者王烁用画笔剖开生活的荒诞与温情,而这场“防脱庙会”是书中世界的延伸。

野生动植物在哪里躺平?

策展:中国林业出版社·小途The ways

国家公园竟是动植物界的躺平圣地?原来大熊猫、东北虎这些顶流早就在国家级"躺平区"实现咸鱼翻身啦~2021年五大神仙选址出道(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承包了全国近30%的陆域国保动植物户口本!23万平方公里的野生豪宅区,让毛孩子们终于敢放心摆烂了!

2024年,我们小途带着对自然的热爱,举办了多场国家公园科普线下活动与展览,使保护野生动植物和保护生态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这次市集大家一起来感受生境之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吧!

我们还策划了5本系列绘本,用生动的故事传递保护理念。目前,关于大熊猫和海南长臂猿两个物种的两本正在进行中,欢迎来翻看草图,与我们交流。

未来会有更多野生躺平区,动植物宝宝们充满期待!

永远的斯内普教授,真实的艾伦·里克曼

《疯狂与深情:艾伦·里克曼日记》快闪展

策展:译林·林中路

他,是看似冷漠却深情的斯内普教授,也是《理智与情感》中专一、坚决的布兰登上校;是《虎胆龙威》里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反派汉斯,也是《魔僧》中疯狂诡谲的拉斯普京。他,就是永远的艾伦·里克曼。

“生而为人,他是多么难得,多么不凡。世间再无艾伦。”而他的唯一私人日记《疯狂与深情:艾伦·里克曼日记》,收录了他从1995年直到生命尽头的内心独白,让我们得以跟随他犀利而不失风趣的文字进入他的生活,了解他生命中或寻常或非凡的点点滴滴。本次将艾伦·里克曼的生平记忆落地展出,以纪念这位伟大而又真实的传奇演员。

布页之间

那些做书衣/做书的日子

策展:EchoKid

EchoKid书衣与编辑yangzi做书的微型回顾展。

这是一个有关布料如何携带记忆、编辑如何用手感记录思想的小展览。

以“布料如何包裹文字、时间、身体与记忆”为主线,将布料当作时间的碎片,将书衣作为一种对阅读与生活的回应形式。邀请观众走进这些“缝隙”——生活中未被标注的日常、思想的边角、手工的瞬间。

不扯了,其实就是一些过去生活里“诗人的心,工人的手”的吉光片羽,欢迎来看!

不要输给那个瞬间 她与世界的对话

从身体到书房的生存宣言

策展: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将在本次做書图书市集带来伍尔夫《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波伏瓦《清算已毕》、费孝通《生育制度》等女性主义&社会学著作。

通过三位作者的经典文本构建女性主义的立体对话场域:伍尔夫的「书房」象征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起点;波伏瓦的「清算」指向个人主体性的建立;费孝通的「生育制度」则从根本上厘清婚育的本质。

从身体到书房,从个人到世界,女性下坠惯性很大,不要输给那些瞬间。

字体排版美学:大胆的排版

策展:汉仪字库

汉仪字库自1993年成立起,专业从事字体设计、字体产品研发。字体作为排版的重要元素,它决定了视觉的基调与气质。“大胆的排版”是汉仪探索字体排版美学的小型设计互动展。

我们希望通过纯粹的文字进行“大胆有趣”的排版实验,打破以往排版的固有思路,解构信息,重构空间,寻找文字排版更大的可能性。

无答案之书

策展:小红书知识

这个摊位展示了一群年轻人给人类学家项飙的来信。

来信的缘起是年轻人盈欣(小红书用户@Victoriacookie🍪)给远在德国的人类学家项飙写了一封2万字的信,分享她对当下的困惑:工作的倦怠,人际的疏离,以及意义感的缺失。项飙认真地回复并与她讨论。盈欣把故事发在小红书上,邀请更多青年朋友分享。半个月后,她收到了51封来信,共15万字。后来,这些写信的同学们在线上与项飙老师见面,看见彼此的经验。

《无答案之书》是小红书知识组的一档节目,节目组去到全国各地寻找这些来信的年轻人,并记录了他们和项飙老师的声音。

展览选取了一些来信,让热气腾腾的思考和真实的生命经验被看见,并重新思考——学术与思想如何与普通人的生命建立深厚的联系。

5.15-5.18

快来北京时代美术馆

看展吧!

记者:郭思岐

编辑:李祎乔


作者: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