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登记“全国通办”今实施
北京晚报 | 记者 胡子傲 安旭东 孙莹

2025-05-10 14:15 语音播报

封面

今天起,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施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打破了婚姻登记当事人户籍限制,结婚领证不需要专程回一趟老家,也无需再出示户口簿了。非京籍的新人可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在京任一婚姻登记处办理婚姻登记。今天,北京市婚姻登记预约量约1700对,其中涉及“全国通办”业务约900对,较以往周末预约量有较大提升。

早上8点多,西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人头攒动,处处洋溢着甜蜜的气氛,红色的纸灯笼、展板和座椅更添喜庆。一对对情侣盛装出席、精心打扮,有的“准新娘”戴上了头纱,拿着手捧花,还专门请来摄影师,给人生重要的时刻留下美好的纪念。与以往不同的是,这里不只有北京户籍的情侣可以领证,全国各地的情侣都能在这里许下幸福的诺言,让北京这座城市见证他们的幸福。

“太荣幸了,真没想到我们是北京第一对用上‘全国通办’服务的。”于越、谷金泽的脸上藏不住笑意。他们一位是软件工程师,一位是律师,经同学介绍认识,都是在北京工作的河北人,恋爱已一年多了。今天,是双方早早就定好领证的日子,他们提前15天一放号便在小程序上卡点预约,今天一大早就赶到了西城婚姻登记服务中心。“打车才十多分钟,就近办理,真方便。”于越告诉记者,“本来我们还打算五一回各自老家,把户口簿带过来,办理结婚登记。没想到赶上了登记流程的优化,这对我们在京的外地人来说特别友好。”

今天上午8时,西城区婚姻登记处为全国通办政策实施后的第一对新人办理结婚证书。

008号登记室里,于越、古金泽出示了结婚照、身份证,经过工作人员的婚前问询,并签署了“婚姻登记告知单”等手续材料,很快领到了结婚证,整个过程十分顺畅。“我们对当事人的身份以及婚姻状况信息进行联网核对,结婚登记用不上几分钟就能办完。”一位办理登记的工作人员介绍。

刘坤来自山东济南,苏心勉来自内蒙古乌兰察布,这对新人一大早特意从通州赶来登记,登记完打算去附近的胡同里拍照。他们在网络上相识,从线上走到了线下。“要按之前的规定,我们还得请假回山东领证,这回方便了,我们特意选的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实施第一天来领证,这对我们俩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纪念,同时也让北京见证我们的幸福。”刘坤高兴地说。

大栅栏护国观音寺,全市首个户外登记点也建了起来。该户外婚姻登记点主要围绕“甜蜜服务”主题,提供免费复印、政策及婚育健康咨询、结婚登记、颁证等“一站式”服务,提升新人登记仪式感。北京市民政局聚焦婚庆服务全链条,整合老字号品牌资源,联合西城区婚前孕前保健中心,推出覆盖婚庆用品、婚宴酒席等领域的优惠活动与特色产品。

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主任李君研介绍,手续的简化并不意味着审查的简化。在婚姻登记服务优化上,西城民政局加强基础信息化建设和档案管理工作,通过严谨的信息核对,优化工作模式,方便信息查询与调用,确保婚姻登记信息准确无误。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全面推动条例贯彻落实,北京市婚姻登记工作将鼓励有条件的区探索建立公园式婚姻登记点,同时,深化颁证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为当事人提供颁证仪式、婚姻关系适应等服务,向群众传递喜事简办、婚事新办的新时代婚俗理念。

■解读

基础信息共享防范婚姻造假

对于这样的便利,可能有些家长会担忧,不要户口簿都不知道结婚对方的婚姻状况,万一是个骗子呢?再者,小年轻一高兴拿着身份证就可以登记结婚了,会不会太草率不可控了。

北京婚姻家族建设协会理事、资深婚姻家庭律师、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张荆说,虽然婚姻登记更方便了,但却不意味着可以“随便”,《婚姻登记条例》(简称《条例》)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制度设计。

首先,当事人是自己婚姻的第一责任人。根据《条例》新增规定,当事人应当对自己所出具证件和书面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如果出具虚假证件或书面材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也会记入信用记录,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其次,“很多家长担心的并非子女贸然结婚,而是所遇非良人。”张荆说,《条例》明确由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规划、完善全国婚姻基础信息库,会同有关单位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等,并要求婚姻登记机关做好联网核对工作。“联网数据库所记载的信息会比户口簿更丰富准确,为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保障,所以大家也不必担心没有户口簿就无法核实对方婚姻状况的问题。数据库的建立也能有效发现并防范冒名登记、婚姻信息造假等违法行为。”张荆说。

婚姻辅导将成婚登处“标配”

《条例》还增加了有关婚姻家庭服务的内容,明确婚姻登记机关要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婚前教育、婚姻家庭关系辅导、妇女权益保障等方面的作用。

“婚姻咨询和辅导,将成为婚姻登记服务过程中的配套动作,承担婚姻辅导的群体也会越来越规范,通过专业辅导提升年轻人的婚姻认知、判断能力和自我规划。”张荆说,以前由家庭、父母承担的婚姻教育,今后将上升为政府层面的行政服务,帮助年轻人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正确认识和对待婚姻,从根本上解决父母的担忧。这种婚姻辅导不仅针对结婚当事人,还能帮助办理离婚的当事人分析婚姻中出现的问题,化解矛盾。

张荆告诉记者,北京多区已经在开展政府购买服务的婚姻辅导,今后,这将是婚登处的“标配”。另外,部分婚姻登记处还在推行颁证仪式等服务,借助这种庄重的形式去触动当事人对婚姻、家庭责任的思考,强化婚姻的严肃性。


编辑:秦亚堙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