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博会签约额超58亿元
北京晚报 | 记者 孙杰 赵语涵 和冠欣

2025-05-12 14:01 语音播报

封面

昨天下午,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圆满落幕。为期4天的科博会成果丰硕,集中展示120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吸引超8万人次的境内外观众参观。43个项目在科博会现场签约,签约总金额超58亿元。

5月11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圆满落幕。

集中展示1200余项科创成果

5万平方米的展览,云集800余家国内外企业和机构,集中展出前沿科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领域1200余项最新科创成果。其中,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家境外企业参展参会。AI垃圾焚烧技术系统、多功能AI+爬壁机器人等超600项科技新品首发首展。

科博会是科技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场馆里,前沿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其中不乏一批重大科研新突破。朱雀二号、朱雀三号、长征八号甲等火箭模型,预计2026年完成首飞的“云行”超音速飞机“窜天石猴”模型等现场展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更是扎堆。全球首个AI+ROBOT骨科手术机器人,将关节置换手术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多功能AI+爬壁机器人,在垂直90度的墙壁上如履平地,极大规避高空作业风险。

一批信息科技新成果引人驻足。国内首台千比特光量子计算机,可让药物筛选效率提升千倍;蘑菇车联自主研发的MogoMind大模型,让路况一目了然,提升整体通行效率。

作为展示我国科技创新前沿成果的重要窗口,本届北京科博会广泛链接汇聚更多国际科技资源,充分彰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引领示范作用。现场,有阿斯利康、赛诺菲、京港地铁、德勤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展示最新技术和合作成果。

30余场活动搭务实合作平台

本届科博会既有展览,也有洽谈。30余场贸易投资促进系列活动,搭建务实合作交流平台。今年,2025北京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专门举办一场北京—沙特先进制造业洽谈会,吸引300余家中外企业现场对接交流,推动项目从“看得见”到“谈得成”,再到“落得下”。

“未来产业”系列推介会、专精特新“京品出海”推介交流会、绿色经济新质技术与产业合作推介会等多场推介活动密集举行,推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技术共享与市场对接,助力企业高效拓展海外市场。

聚焦京津冀,以贸易投资促进协同发展。现场不仅发布《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还举办京津冀工业旅游服务联盟发布仪式,力推区域资源共享和产业对接。

展商纷纷表示,科博会高效务实、收获满满,明年将继续参展参会。北京市贸促会副主任朱家亮表示,将进一步发挥科博会窗口和平台作用,全面展示前沿科技创新成果,促进科技产业国际交流务实合作,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会展升级拉动城市多元消费

作为国内老牌的科技类展会,北京科博会今年已是第二十七届,影响力持续提升。本届科博会展览规模大幅升级,面积是上届的一倍多。

“展览面积和观众人数较去年都有大幅度提升。”首都会展集团副总经理柴英杰表示,作为本届科博会的承办方之一,首都会展集团运营管理的国家会议中心一二期全面保障科博会的提质增效,实现双馆联动。

升级的展会有力拉动着城市消费。本届科博会举办地国家会议中心地处亚奥商圈。超过8万人次的大客流前来参展参会,带动着周边交通、餐饮、住宿、旅游、商业等多元消费。

“会展经济对区域发展有明显的带动效应。”柴英杰表示,持续推进“会展文商体旅”深度融合,将为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更多新动能。 

相关新闻|市民感受科技改变生活

这个周末,正在举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科博会)为市民奉上一场科技盛宴。能够上门进行心脏手术的移动手术车、利用脑电信号灵活控制的“机械手”、运用AI技术打造的智慧路口……不少市民周末前来展会打卡,零距离感受创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革。

“哇!好大一辆车!”在位于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的科博会数字经济专题展区,一辆长达12米的“货车”因其大块头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这可并非普通的货车,而是一辆超声介入手术车,能够实现心血管疾病“上门手术”。记者登上这台手术车后看到,其内部采用套间设计,分为缓冲区和高洁净手术室。手术时,车厢可向外延伸,使手术室面积增至15平方米左右,可满足7至10位医护人员协同手术。手术车顶部还安装了层流设备,并达到万级导管室的层流水平,有效防止手术感染。

心血管疾病“上门手术”的新模式,正让众多患者受益。而能够实现上门,源于阜外医院潘湘斌团队研发出的世界首创超声引导介入技术。阜外医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传统的心脏介入手术依赖放射线作为术者的“眼睛”,但放射线设备昂贵、沉重,且需铅墙防护,还会对患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存在潜在风险。而采用超声替代放射线后,不仅消除了放射线等医源性损伤,还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手术室设备需求,让手术室“改装上车”成为可能。目前,移动介入治疗手术车不仅在国内多地开展筛查及救治工作,还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广至老挝、柬埔寨、尼泊尔、坦桑尼亚、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

像移动手术车这样呈现科技改变生活的展品在科博会上随处可见。在人工智能体验专区,浙江强脑科技现场展示的智能仿生手仿佛电影中钢铁侠的机械手臂,让科幻一秒照进现实。展区现场,一名左臂肘下部分截肢的该公司产品体验官现场展示了仿生手的神奇。佩戴智能仿生手后,体验官用大脑传输的神经电信号就能对仿生手进行自如控制,实现抓、握、手指弯曲等动作,甚至还能书写毛笔字,引发现场观众的阵阵赞叹。

人工智能还在为更多智慧生活场景赋能。在东城展区,蘑菇车联为观众勾画了一幅智慧交通的未来图景。通过AI数字道路基站、深度理解物理世界的AI大模型等,能够将现实中的交通数据实时捕捉,构建出一个实时更新的“上帝视角”孪生镜像,从而更好地帮助自动驾驶车辆等完成决策。


编辑:秦亚堙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