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20:53
5月13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的2025年度“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青年人才训练营在京圆满收官。为期5天的训练营,通过名师讲堂、交流对谈、观摩研学等多元化的形式,为27名来自戏剧、音乐、舞蹈、影视等领域的青年文艺工作者搭建了学习交流、展示才华的舞台。
作为北京市文联“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建设的重要一环,本次训练营不仅承载着培育新生代创作力量、孵化文艺精品的使命,更以“全链条孵化体系”为引擎,为首都文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7位优秀青年文艺工作者入营
自2023年启动以来,“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以“三年3部精品、10部优秀作品、30名优秀人才”为目标,构建高层次专家智库、人才库、作品库、创研基地、合作渠道、宣推渠道六位一体的全链条孵化优质平台。
2025年度“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青年人才项目共分入营、入孵、入库三个阶段。经过专业评审,本年度共有27位优秀青年文艺工作者入选青年人才训练营,平均年龄34岁,涵盖了戏剧、音乐、舞蹈、影视、曲艺、书法等多个艺术门类。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在开班第一课上强调,青年人才训练营坚持“金子里面提炼纯金”的理念,强调创新性和创造力,通过科学的培养体系和强大的导师阵容引领青年文艺人才在创作中精益求精,把有潜力的青年文艺人才选出来、孵化好、推出来。
“我们的青年人才项目这几年创作了不少好的作品,搬上了舞台,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 马新明对训练营的学员们寄予了厚望,同时也给大家提供了成长的方向,“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作品,这对首都艺术家们怎么样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提出了要求。我们要有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次训练营最主要的是要深入学习,包括理论方面、专业素养方面,还有人文素养方面的学习都非常重要。此外,要深入生活,真正地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还要锐意创新,尤其是艺术,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本次训练营开营仪式由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白靖毅主持。
跨界课堂激活创作思维
本次训练营邀请了北京市文联原主席、智库专家陈平,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周晓枫,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郝维亚,剧作家罗怀臻,动画导演、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陈廖宇,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黄豆豆,市文联智库专家、北京舞蹈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任冬生等多位行业领军人物组成“导师团”,为学员量身打造涵盖艺术理论、创作实务、跨界融合的课程体系。从《艺术创作的相由心生》到《习近平文化思想北京实践》,从《浅谈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机制的建立》到《今天的歌剧》,从《创造你的黄金时代》到《影视与动画创作中的文化维度》,从《舞在戏中舞在剧中》到《融创.共舞 光影中的文脉——中国当代舞台视觉呈现与创新》,每一堂课都让学员们受益匪浅。除了课堂授课,训练营还引入“名师对谈”与“沉浸式研学”。导演、词作家、一级编剧甲丁与学员展开深度对话,对每位学员的创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研学导师市文联智库专家、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舞蹈学院原院长郭磊和中央戏剧学院教授、中国剧协理事边文彤的带领下,学员们集体赴“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观摩,一天当中密集体验8个剧场的沉浸式演出,并与主创团队展开研讨。
“课程设计打破了艺术门类的壁垒。”编剧、制作人张钰铖感慨道,“导师们不仅传授技法,更传递一种‘以人文底蕴滋养创作’的理念,让我收获很大。作为戏剧从业者,我通过与作曲、舞蹈、书法等不同领域学员的交流,意识到‘融合创新’的无限可能。” 影视演员、制片人郭绅钰则以“寻宝之旅”形容此次学习,“从舞台设计到AI技术应用,从舞蹈到影像,老师们的倾囊相授让我们在跨界碰撞中打开了创作视野。”
在“被托举”中看见未来
对于青年创作者而言,训练营不仅是学习场域,更是一个“被看见”的舞台。学员郭绅钰以微短剧项目入营,起初看到训练营中大多数学员都是从事舞台创作的,影视项目相对较少,有些担忧,但几天课程让他彻底打消顾虑,“课程种类非常丰富,从陈廖宇教授的影视文化课到任冬生老师的舞台美学解析,从技术赋能到叙事创新,老师们倾囊相授,让我找到了微短剧与多元艺术形态的连接点。” 自由职业编剧张钰铖则用“归属感”形容此次经历,“市文联的老师们对每个细节的周到安排,让我们感受到‘被托举’的温暖。这种归属感对独立创作者而言尤为珍贵。”
训练营过后,通过答辩选拔出的“入孵”对象,还将通过“名家带徒一对一”的形式,以资金支持、提供排练和演出场地、市场资源对接、宣传推广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孵化,并在年底开展本年度成果展演。“从入营培训,到入孵之后对学员们创作过程的指导,再到对作品质量的评估,每个环节都有清晰的标准和流程,这帮助青年创作者少走弯路。” 作为市文联智库专家,任冬生见证了三年来,文艺创作孵化平台建设青年人才培养项目的成长,“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传递出一种正确的创作方式,让更多的青年创作者具备创作的思维和理念,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创作,让更多优秀的青年创作者在我们这个平台获得展示的机会,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市文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