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6 19:11
5月中下旬,伴随着蔷薇、芍药等花的最后登场,春花悄然谢幕。在荷花绽放尚有时日的这段“青黄不接”之际,人们惊喜地发现,京城各大公园正掀起新一轮的赏花热潮——国家植物园、香山公园、玉渊潭等地的40余处精心打造的花境景观竞相绽放,五彩斑斓的花海宛如打翻的调色盘。
花境,是依据花木的自然生长形态设计的花园,注重高低错落的层次感,更讲究色彩的和谐搭配,营造出充满自然韵律的视觉盛宴。如今,这种艺术化的园艺理念已悄然融入城市景观。
缤纷花境“织”出四季耕织图
在颐和园西部的耕织图景区,一片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缤纷花境沿园中小径蜿蜒铺展,为游客打造了一条移步换景的赏花游线。这片精心设计的花卉长径与古朴的耕织图景致相映成趣,点景而不抢景,让游人在漫步中尽享四季花开的视觉盛宴。
在蚕神庙附近,一片用宿根福禄考、唐松草、鼠尾草、小花葱等近20种花卉打造的花境呈现出粉紫、棕黄、搭配深粉浅粉等明快色调,表达着春天的勃勃生机,这处花境叫作“春织萌发”。漫步至水操学堂、延赏斋附近,映入眼帘的是“夏织锦绣”,利用绣球、大吴风草、玉簪、百合等花卉搭配,用各种蓝紫色烘托夏天的绿荫如盖。行至水杉林附近,主色调变成了黄橙色系,矾根、火尾蓼、金光菊、委陵菜等展现“秋织丰盛”的硕果累累。再往前走,就到了玉带桥码头前,棉毛水苏、华北香薷、白芷、毛樱桃、小叶女贞等搭配出深深浅浅的绿和白,营造“冬织素藏”的静谧肃穆。一片四季主题的中式花境展现出四季更迭、春华秋实的规律。
“‘北屏万寿南明湖,就中最胜耕织图’‘玉带桥边耕织图,织云耕雨肖东吴’。作为颐和园内集中体现为政者重视农桑稼穑的文化区域,这里既有体现农耕文明印记的48幅清宫‘科普画’,又有水乡迷离的江南风情意境。所以我们在花境选址时没有选择东边的旅游热门区域,而是选择了西部幽静的耕织图,正是看中其接地气儿的文化特质。我们希望通过花卉的语言,织补耕织图的文化肌理。”颐和园副园长王树标介绍,这片花境的名为《道不尽的耕织画境》,以“耕耘春华秋实,织染湖光山色”来表现主题,通过打造中式花境样本,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因地制宜以花境丰富公园景观
这样小而美的花境,在市属公园里还有40余处,各家公园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色,打造出风格迥异的花境作品。
例如,天坛公园东北外坛的特色花境探索以“乡土植物+传统花卉+蜜源花卉”品种相结合模式,打造具有栖息地功能的蜜源型生境花园。花园由月季、玉簪、大花飞燕草、木茼蒿、八仙花、羽扇豆、南非万寿菊、芍药等100多种花卉植物组成,成片的花海像是打翻了的调色盘,在空气中铺洒蔓延。
北海公园西岸山石绿地的“花墙石影”花境借景红墙置石,以无尽夏、天竺葵、鼠尾草、孔雀草等应季花卉布置,打造结构丰富,趣味十足的路缘花境景观。
还有百望山森林公园的小微湿地花海,以梯田的形式在侧柏林下栽植绣球和玉簪,搭配百望山特色地被求米草,打造近自然林下精美花海景观。游客漫步其间感受林静幽深,岁月静好。
各处花境在规划之初就充分考虑游客“沉浸式赏花”和“出片”的愿望。例如,天坛公园的花境,公园设计人员利用隐形游园小径布置,形成步入式花境,更方便打卡拍照;在香山公园,园艺师们特别用园林废弃物自制了彩色木屑,铺成赏花小径,让游客深入花丛,近距离、远距离随意拍起来。
让花境成为花园城市“活力密码”
花境不仅好看,好拍,花期还长。今年市属公园推出的40余处花境里,有的可持续绽放至9月,有的甚至能开到11月。从初夏到深秋,以不同的主题和风格持续演绎着自然之美,打破了传统花卉观赏的季节限制。不过,这并非违背自然规律让花卉反季节绽放,而是根据季节选择植物,中途还会更换部分花卉,甚至在选择植物时就考虑到了冬季的应用。
比如颐和园的花境,冬季景观以“冬态”为特色,保留枯萎的茎秆与落叶,既为昆虫提供越冬场所,又形成“留白”的东方美学意境。这种“顺应自然”的理念还体现在植物配置上:选择耐旱耐湿的乡土品种,通过“习性相近”原则降低管护难度;采用“轮作”机制,每3-5年根据植物生长状态调整布局,避免连作引发的病虫害问题。
市公园管理中心规划建设处处长杨浩介绍,首都花园城市规划印发以来,北京绿化成果正在向量质并举转变,园林绿化正迈向“美起来+活起来”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园林景观中,花境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被纳入市公园管理中心“花园城市建设蓝图”。这幅蓝图涵盖美丽园路、美丽湖岸、美丽门区、古树生境花园等多元场景,核心目标是将公园从“观赏性绿地”升级为“可参与、可体验、可消费”的城市活力空间。
目前,这种转变在花境的利用当中已初现端倪。比如,玉渊潭公园南门内广场的“一口爱上玉渊潭”花境,通过灯箱与花境的结合,展示了第一代至第十代樱花冰淇淋的发展历程;“五一”期间,香山公园举办“花儿的小秘密”科普活动,花卉导览与自然笔记绘制让亲子家庭走进植物世界。
“建设花园城市,就是要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公园融入生活,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获得更多美好体验,我们不断丰富市民群众可感知、可观赏、可融入的游园场景空间,就是要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目之所及、触手可及的美好,增加获得感和幸福感。”市公园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