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0名选手参与角逐,天津黄崖关长城国际马拉松开跑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韩梅 通讯员 黄梦婷

2025-05-17 15:09 语音播报


5月17日,第22届中国·天津黄崖关长城国际马拉松旅游活动在蓟州区举行,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约2000余名马拉松爱好者参与角逐。

黄崖关长城国际马拉松创办于1999年,已成功举办22届,赛道包含古城雄关、山川河谷、美丽村落,其独特的赛道设计、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壮丽的自然风光,持续吸引着全球跑者的目光,被誉为“全球最酷的十大马拉松之一”,是中国首批体育旅游精品推荐项目。

“我们想让选手们跑过更多中国的田园村落,体验地道的人文风情。”本届马拉松活动组委会成员、丹麦信天翁旅行社执行主席拉丝·菲是今年路线的策划者之一。他说,本届马拉松42.195公里的全程赛道里,贯穿山间梯田、果园与村落的乡间小路占比近70%。而不管是作为起终点的黄崖关长城景区,还是沿途穿越的9个美丽村落,亦或是这次化身“国际跑道”的数十条乡村小路,都坐落于天津市蓟州区最北部的旅游小镇——下营镇。

第一批出发的参赛选手刚从黄崖关长城正关广场跑出,就被路边身着中国传统喜庆服饰的刘庄子花会表演吸引了目光。“我们这次在沿途设置了13个保障和展示点位,有由镇村干部和群众志愿者组成的啦啦队,还有展示当地地道非遗项目、丰富农副特产及文创产品的展区。”在第一个保障点位旁,蓟州区下营镇党委书记李鹏岳介绍,这次展示的刘庄子花会表演就是村民们自发组成的,是当地重要的文化活动,传承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一条泃河,穿镇而过。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的泃河,流经黄崖关长城,与万里雄关相交共同形成“水关”这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隘口。泃河沿线,也是本次马拉松赛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泃河沿线,我们精心打造了一道‘旅游名片墙’。”李鹏岳所说的这道墙,实际上是下营镇为本次马拉松活动特别定制的全域全景旅游导览图,通过22块展板向参赛选手展示镇域内黄崖关长城、梨木台、九山顶、车神架等景区风光和当地特色民宿建筑。

下营镇地处京津冀三省市交界,距离北京平谷、河北兴隆仅需1小时车程,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下营镇依托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拥有14家景区和1500余家农家院及民宿,荣获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国家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第二批全国山野运动特色小镇、天津市首批全域旅游示范镇、天津市首批山野运动休闲旅游小镇等荣誉。

“跑到这,你已经消耗了1/3个麻酱烧饼。”沿着运动员的足迹穿梭于村落之间,沿途风光旖旎,道路干净整洁,乡音俚语间流露出淳朴的幽默与智慧。赛道两边果园里的山楂树、核桃树、栗子树随风摇摆,仿佛也正热情地欢迎着不远万里而来的客人们。

自2022年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编制发布《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天津段)建设保护规划》以来,作为长城所在地的下营镇开展了传统利用区“一村一品”建设工程、中营古寨风景区、前干涧原生态种植园等重点项目建设,长城沿线相继涌现出以黄崖关村、郭家沟村等为代表的特色旅游村,旅游旺季游客络绎不绝。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吃上了旅游饭。这次马拉松又给我们带来了一波热度,村里的农家院民宿入住率达到95%。”长城脚下的黄崖关村被列入中国第四批传统村落名录,黄崖关村党支部书记史贺东说。

长城脚下旅游村的蓬勃发展,是蓟州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蓟州区自1994年乡村旅游起步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该区的乡村旅游已辐射到区内20个乡镇、100多个村,农家院(民宿)发展到2445户,其中精品民宿420户,床位6万张,直接从业人员1.2万人,带动农民就业6万人,受益人口达18万人,形成了“百村创建、千户发展、万人参与”的格局,先后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5个。

“下一步,我们将以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建设为契机,继续坚持‘文化赋能旅游,艺术体育点亮乡村’,实施文化艺术村建设、蓟州金牌民宿评选、农家院评星定级等项目,辐射带动全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天津市蓟州区副区长朱静奇说。

行走京津冀

编辑:丰家卫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