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10:35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宣布,2025年,学校将在未来精工技术学院增设“卓越班”,分别为“空天信息卓越班”“激光智能制造卓越班”两个方向,通过本博贯通培养,7年即可取得博士学位。
“卓越班” 本博贯通培养7年毕业
“卓越班”的学生在大二时可任选全校专业,并在院士团队导师指导下进入科研团队开展研究,大三起进行本博转段学习,前3年完成本科学业,后4年进入博士阶段学习,7年可取得博士学位。学校党委书记张军院士、校长姜澜院士亲自领衔建立2个卓越班方向,分别为“空天信息卓越班”“激光智能制造卓越班”。(学生也可自主选择其他方向)
空天信息卓越班
▶ 打造天空地协同探测人才培养专班,面向空天、海洋等领域,培养面向探测方向的双领人才。
▶ 实行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培养,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可进入“天基智能信息处理”“临近空间环境特性及效应”“空地一体新航行系统技术”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学习科研工作。
▶ 实行全国际化教育,依托留学基金委等机构专项,在国际重点区域推进,实现跨校学习经历、高水平竞赛参与度和高水平海外交流100%全覆盖。
激光智能制造卓越班
▶ 打造激光制造人才培养专班,培养具备跨领域整合能力与卓越创新精神的未来高端制造产业双领人才。
▶ 实行跨校联合培养,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可进入清华、北大等5所学校开展学习科研工作,共享7个A+学科、6个国家级实验平台、6个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做到“课程共享、学分共认、平台共用、学生共导”。
▶ 实行实战化培养,以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为牵引,推动“科研成果进教材、科研装置进实验、科研案例进实践”,实现科研教学一体化,全面提升学生动手及创新能力。
除了“卓越班”,学校还将在徐特立学院增设“智能班”,通过学科交叉筑基、产教融合赋能、本硕博贯通,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交叉创新复合型人才。
贯通培养打造高精尖人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知名高校把本硕博贯通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一般都瞄准基础学科或国家战略领域,强化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此前,中国科学院大学官宣2025年录取的本科生全部进入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
本博贯通培养一般安排学生在大四直接进入博士阶段学习,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学生则在大四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大多数本博、本硕博贯通培养项目都是基于本校的优势专业而开设的。学校优势专业教学基础深厚、师资力量强大、拥有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
清华大学
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该计划每年招生规模不超过100人,录取至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八年制),依托清华大学求真书院进行培养,采用“3+2+3”培养模式,从本科连续培养至博士研究生阶段,“3+2+3”阶段学习期间不得转入其他专业。
北京交通大学
詹天佑试点班
试点班围绕“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打造本博3+5贯通拔尖人才培养特区,培养智慧交通领域科技领军人才。符合学校基本保研条件者,不设成绩排名比例要求,直接取得直博本校资格。
北京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博贯通高精尖班)
自2023年开始招生,实施“本博贯通八年培养模式”,依托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与省部级研究平台,重点培养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和创造性科研能力。
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菁英班 工科菁英班
两个班均开展高考直招、本博一体化贯通培养,实行“大一选专业、大二进团队、大三跟导师、大四大五推免直博”的创新育人模式,学生入学一年后可在全校所有博士点覆盖专业中任选专业。
一般情况下,一名学生要想完成本科、硕士、博士3个阶段的学习,通常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打通本—硕—博3个培养阶段,对学生各个学习阶段进行统筹安排,缩短了人才培养的周期。通过压缩重复性课程、前置科研训练、集中优质资源,学生学术竞争力显著高于分段培养群体。
不同高校的贯通式培养模式也存在差异,如有的高校采用“3(本科)+2(硕士)+3(博士)”的培养模式,有的采用“3(本科)+5(博士)”培养模式,还有的采用“3(本科)+1(硕士)+X(博士)”或“4(本科)+4(博士)”的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模式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国内高校中,贯通培养选拔机制主要呈现两种形式——
01
在高考招生阶段设立专项计划,录取具备学术潜质的考生,从源头筛选优质生源,为其定制连贯的学术培养方案。
02
在本科新生入学后,依据学业表现和科研素养开展二次遴选,动态筛选拔尖人才,确保有潜力的学生能在合适阶段进入贯通培养轨道。
最后,还要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本博、本硕博贯通培养的院校层次一般都比较高,培养领域多聚焦于重点基础学科及前沿特色学科,且有很强的学术性。同时,贯通培养的学习时间成本更短、教育资源更充分、更有针对性的同时,意味着学习强度和难度会更大,考生应结合自身情况和志趣,选择是否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