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丨凤阳鼓楼的瓦片,是被什么“风”吹下来的
北京晚报 | 实习记者 李霞

2025-05-20 14:46 语音播报

锐评

大量瓦片从凤阳明中都鼓楼楼宇脱落,现场瞬间浓烟滚滚。519日晚,“安徽凤阳鼓楼塌了”的视频在网上流传。520日,凤阳县文旅局发布通报称,鼓楼楼宇顶部东侧瓦片部分脱落,无人员伤亡;已启动应急处置机制,设置安全硬隔离区域,自5月20日起封闭维修;已成立调查组,责令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赶赴现场,挨个排查脱落原因,并邀请专家开展调查核实。安徽省文物局也已介入调查。

凤阳鼓楼楼宇瓦片脱落。网络视频截图

据报道,鼓楼是凤阳地标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八年,由台基和楼宇两部分组成。台基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楼宇毁于清咸丰三年,新楼宇1995年建成。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鼓楼进行过封闭改造,维修内容包括“更换损毁檐板、屋椽,更换脱落瓦片”,总花费达300多万元。

建成仅仅30年,维修之后刚刚一年,为何瓦片一齐哗啦啦掉落?据当地天气预报,当天并没有刮大风;鼓楼附近商户也表示,当天“风确实不大”。再说,楼宇又不是纸糊的,即便有大风也不至于导致瓦片大面积脱落。那么,吹落瓦片的“妖风”,是不是人为刮起来的?

重金修楼宇,“保质期”难道只有短短一年?从设计到材料,从施工到验收,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鼓楼越修越坏?亟待调查组回应公众关切。据报道,凤阳鼓楼维修方为黄山市徽州中亚建筑安装古典园林有限公司,黄山市建筑协会官方发布的信息显示,该项目“得到业主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致好评”。要修脱落的瓦片,如今瓦片脱落得更厉害,业主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还能满意和认可?瓦片更换后出现问题,被更换的檐板、屋椽有没有安全隐患?此次瓦片脱落万幸没砸到人,但楼宇的质量和安全总不能光靠万幸,“一致好评”又怎能提前获得?

古建修缮,不是简单地换批瓦刷个漆;修旧如旧,质量要比原建筑更过硬。古建每一次维修,都是历史的接力,需要专业能力,更需要长远目光与敬畏之心。令人痛心的是,近年来古建维修不当的事件屡屡发生。2017年,同样是在凤阳,明中都皇故城东华门修复时,施工单位用电钻剔除残砖,被指“野蛮施工”;2020年,山西忻州铁梁桥修缮后,原有金元时期的石料被替换为全新现代石材,古朴质感荡然无存;2024年河南大学大礼堂在修缮过程中发生火情,百年木结构屋顶部分坍塌损毁……文物扛住了岁月的侵蚀、风雨的考验,怎么在“悉心”照顾下反而添加新伤?

凤阳鼓楼,是凤阳历史的实物化身,是当地居民的情感寄托,也是文保工作者和文物爱好者的牵挂。一砖一瓦都应该坚固厚实,一栏一宇都应得到妥善保护。古建的身板,承受不住“越修越糟”的折腾;古建的安全,经不起掀起瓦片的“妖风”。凤阳鼓楼门洞上方刻有“万世根本”,期待再维修时,对得起这四个字的叮咛。

快评

编辑:李霞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