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首次同时失去三大机构最高信用评级,美国到底怎么了?
九万里微信公众号

2025-05-21 07:49 语音播报

天下

近日,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突然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最高的Aaa下调至Aa1。

这是继标普在2011年、惠誉在2023年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后,全球第三家主要评级机构对美国的Aaa评级作出下调。

这一决定标志着,美国自1917年以来首次同时失去三大评级机构的最高信用认证,凸显了国际社会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不断加深。

穆迪发布声明后,美国股债汇市应声下跌,引发全球资本市场震荡。

自特朗普掀起关税战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严重冲击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外界对美国经济的预期也转向悲观。

穆迪在官网上调低美国信用评级。

债务泥沼,越陷越深。

穆迪的投资级评级等级,从高到低为Aaa、Aa、A、Baa;Aaa级信用最高,债务违约风险极低,Aa1是Aa级中的最高子级,信用质量相较Aaa有所下降。

穆迪此次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首要原因是美国债务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本月,美国公共债务已超过36万亿美元。如此庞大的债务基数,加之外界的悲观预期,最终导致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

减税政策,雪上加霜。

导致穆迪此次降级的直接原因,是特朗普政府力推的《全面税收法案》。该法案近日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获得通过,有望在本周稍晚提交众议院表决。

这一税改计划原意是延续2017年的《减税与就业法案》,并打算在未来十年内,继续实施规模庞大的减税政策。根据穆迪的测算,如果该法案得以落实,美国在未来十年将新增约4万亿美元的结构性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已经高企的债务总额。

美国政府一直希望通过减税刺激经济增长,吸引企业回流,增加就业。然而实际情况是,减税在短期内确实让企业和民众手头更宽裕,但对于一向挥金如土的美国政府,减税将使政府财政状况持续恶化,债务雪球恐将越滚越大。

国防开支,一路狂飙。

去年拜登签署的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将美国军费支出提升至约8950亿美元,是留给特朗普的一个巨大包袱。

美国在全球各地拥有众多军事基地,每年的军事采购、人员开支等费用十分高昂。同时维持海外军事基地的正常运转,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庞大的国防开支大量消耗了美国财政资金,背后是军工复合体对美国政治的绑架,不管谁当总统、哪个政党把持国会,都不敢轻易触动军工复合体这块巨大“蛋糕”。

改革失败,“节流”艰难。

特朗普上台时,信誓旦旦地要削减开支,政府效率部推进激进改革,喊出了“排干华盛顿沼泽”的口号。

但现实却十分惨淡,截至目前,政府效率部节约出来的联邦政府经费大约只有1700亿美元,距离马斯克最初声称的2万亿美元相差甚远。

主要原因是美国联邦政府内部利益盘根错节,改革难以按既定方案推进。许多原本旨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变了味。比如一些项目审批流程看似简化了,但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新的漏洞和额外支出。

新机构政府效率部以“减员增效”为目的向联邦机构挥刀,结果导致政府雇员人心惶惶,多个政府部门运转停滞。

更重要的是,政府效率部的改革,始终不敢对“军工”“医疗”这两个占政府开支最大的领域开刀,到头来只砍掉了部分涉外领域的预算,这对联邦政府财政支出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金融市场,一片狼藉。

美国的金融市场,向来被视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风向标”,但如今却陷入了“股市震荡、债市走弱”的困境。4月7日,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后,全球资本市场对美国前景的悲观情绪不断加剧,是穆迪做出调级决定的关键因素。

股市震荡,人心惶惶。

关税战严重扰乱了全球经贸格局,既冲击了各国依靠对美贸易的企业,也使美国本土企业深受其害。如美国的汽车制造企业,由于关税问题,进口的零部件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空间被压缩。

自4月“对等关税战”以来,美国汽车企业股价波动剧烈。特斯拉4月3日至8日股价累计下跌23.4%,9日暴涨22.69%,10日-11日又下跌7.3%。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在4月3日至8日期间股价分别下跌12%和15%,9日分别反弹7.7%和9.3%。

同时,关税政策对美国科技巨头造成了重创,美股科技龙头集体暴跌,其中,特斯拉跌超15%,英伟达跌5.07%,苹果跌4.85%。

股市的急剧波动,除了让投资者资产收益风险飙升之外,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企业的融资和扩张战略,重挫了全球资本对美国市场的信心。

债市走弱,危机四伏。

伴随着股市的震荡,美国债市也遭遇严峻挑战。特朗普发动关税战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波动剧烈,4月初因市场抛售美债,收益率迅速飙升。5月14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创下六周以来的新高,突破了4.5%的关键点位。

随着美债被大幅抛售,违约风险增加;但同时,美国政府仍在不断增发新的国债,市场上国债供应量增加,而需求却没有相应增长,导致国债价格下跌,收益率波动,债市动荡进一步加剧。

美债作为避险资产的属性大打折扣,债市的动荡很可能传导至其他金融领域,使美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受到严峻挑战。

评级下调,风险上升。

主权信用评级不仅是一种技术评估,更是全球资本市场对一个国家财政和治理能力的公开认定。

一旦投资者对美国政府控制赤字、稳定债务的能力产生持续怀疑,将推高美国政府的融资成本,对中长期经济稳定构成更大压力。

穆迪虽然在声明中给了美国“台阶”:美国拥有经济规模庞大、市场流动性强、货币地位稳固等“信用优势”,但信用优势的延续不能依赖惯性。

信用从来不仅是静态的“资产”,更是动态的“行为结果”。如果美国政府继续无视财政赤字的积累风险,缺乏有效的政策调整和政治共识,类似的评级调整还可能继续发生。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看似是一次突然“发难”,实则是美国财政顽疾、金融困境与经济颓势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要想重返Aaa,华盛顿必须拿出可操作的中长期预算路线图:在福利与国防之间做艰难取舍,在收入与支出上重建平衡,并停止将美元与美债特殊地位当作“无限透支”的筹码。

但这些对于坚持“美国优先”、执意重构国际经贸体系的特朗普来说,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编辑: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