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老年监护普法教育空白,《老年人监护读本》发布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琪鹏

2025-05-22 17:07 语音播报

城事

5月22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上,《老年人监护读本》正式发布,填补了老年人监护普法教育的空白。从司法实践数据来看,近年来涉及老年人监护的纠纷案件年均增长率超过15%,其中因法律认知不足导致的权益侵害占比高达60%。

《老年人监护读本》共设七章,围绕监护法律常识、监护人选择、意定监护办理、监护监督等核心内容,以问答形式解答了70多个老年人普遍关心的高频问题。在内容层面,读本清晰区分了“法定监护”与“意定监护”“遗赠扶养”等易混淆的概念,还详细讲解了意定监护手续办理、监护人选择、财产安全保障等实操要点;同时,针对监护权滥用、财产处分等常见法律风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并为残障老人、失独家庭等特殊需求群体,量身定制监护方案建议。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老年人监护问题日益严峻。由于许多老年人对监护的法律内涵、意定监护的效力及实施流程知之甚少,致使权益受损风险不断攀升。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行业协会法律服务分会会长车承军介绍,《老年人监护读本》的出现,不仅系统梳理了监护法律逻辑,更创新性地将晦涩条文转化为“一问一答”的生活场景指南。尤其是针对意定监护协议签订中的风险条款识别、财产监管流程设计等实务难题,读本均提供了可视化解决方案,这对构建“预防——干预——救济”的全链条监护保障体系意义深远。

作为国内首本面向老年群体的监护普法读物,《老年人监护读本》的最大亮点在于将专业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实用指南。北京市律维银龄研究中心主任赵越凡介绍,意定监护能让老年人提前规划养老、医疗、财产等重大事项,真正实现“我的晚年我做主”。“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让老年人明白监护不是束缚,而是自主权的延续。”

“意定监护”是指成年人在自己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之时,以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为自己确定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后的监护人的一种制度,是解决老年人监护缺失的有效途径。下一步,北京市律维银龄研究中心将通过视频号对读本进行系列解读,进一步扩大普法覆盖面,让更多老年人能够学习监护法律知识,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全方位守护银龄群体的幸福晚年。


编辑:夏开晗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