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国驻华大使夫人共赴“下午茶”,留学生成“茶文化专家”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 实习生 李思睿

2025-05-23 10:46 语音播报

头版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国际文化交流与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学院近日在京共同举办“5·21国际茶日”主题活动,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卡塔尔、新加坡、阿塞拜疆、科威特、约旦等十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夫人出席。

本次活动有茶艺表演、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主题沙龙、圆桌对话等环节。中国非遗“一带一路”国际传播大使、非遗茶百戏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刘爽在现场展示非遗技艺茶百戏,并向参会嘉宾近距离展示宋代点茶的精巧。

中国非遗“一带一路”国际传播大使、非遗茶百戏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刘爽在现场展示非遗技艺茶百戏,嘉宾们亲身体验传统茶艺。

国创会副会长王晓鸣致辞说,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在于“和”——和而不同的处世之道、和衷共济的共赢精神。“如今,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我们促进茶文化与各个国家文化共生、与经济发展共生,这不仅是产业的升级,更是一种当代文明观的生动诠释。”

活动中,来宾惊叹于茶百戏中的东方雅韵,也通过思想交流读懂茶的前世今生、读懂茶文化中蕴藏的中国智慧。

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夫人玛丽亚姆·马哈茂德致辞。

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夫人玛丽亚姆·马哈茂德表示,茶跨越国界、承载着文明故事,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喝茶,以茶为媒介彼此联系。她说自己每天都喝中国茶,最喜欢来自福建的茉莉花茶。

肯尼亚驻华大使夫人费丝·贝特最喜欢中国的岩茶,她分享道:“肯尼亚人非常喜欢中国茶的药用价值,茶是一种充满爱的饮品,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语言。”

“中国茶是友谊的桥梁,今天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来自世界主要红茶生产国斯里兰卡的卫子樱这样说道。

白安诗、卫子樱和齐礼安

他和法国的齐礼安和白安诗都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的中国学硕士生,就在几天前,他们刚刚完成了一份关于中国茶文化国际传播的小组报告,堪称“新晋茶文化小专家”。谈及中国茶,三人滔滔不绝,从茶马古道、丝绸之路、《茶经》讲到如今走出国门的中式茶饮品牌如蜜雪冰城、喜茶。在他们看来,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跨越语言与文化的交流方式,将中国与世界相连。

齐礼安钟爱河南毛尖,热情分享他对“围炉煮茶”这一新兴社交方式的喜爱。他认为,将传统礼仪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既轻松又有温度。卫子樱说,古代的丝绸之路是茶与世界联系的典范,而如今的中国茶文化依然有着拉近人际距离、促进文化共鸣的力量。白安诗自称是一个“不喝咖啡只喝茶”的欧洲年轻人。他感叹,茶不仅是社交中的重要元素,也契合了当下年轻人热衷养生、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潮流。

温知纭和拉比娅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斯里兰卡留学生温知纭与巴基斯坦留学生拉比娅分别攻读水治理和核物理研究生项目,计划毕业后将中国的先进经验带回家乡。虽然平日主要聚焦科研工作,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不多,但她们格外珍惜这次体验茶文化的机会:“这种传统中国文化带来的感受,与实验室里的学习氛围完全不同,非常喜欢。”

2019年,第74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521日定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所产生的价值。这是以中国为主的产茶国家首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性节日。

本次活动以“焕新·开放·共生”为主题,旨在促进全球茶文化交融互鉴,推动茶产业协同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以茶为媒,与中国结缘,在茶文化中“读懂中国”。活动已被纳入文旅部2025年“茶和天下·雅集”活动框架,是国创会读懂中国品牌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举办四届。


编辑:夏开晗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