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品师复刻“妇好鸮尊”,自己都舍不得“切”
央视新闻

2025-05-26 09:35 语音播报

热点

你以为这些仅仅是国宝文物吗?直到它们被切开,露出柔软的蛋糕芯……

没错,这些都是复刻的文物甜品!

它们的创作者是湖北武汉“85后”甜品师邹明磊。这些甜品文物乍看几乎与原件难辨异同,直到被切开,网友才恍然大悟。不少网友看后纷纷惊叹:“可以送去鉴宝了!”“这是文物,得上交国家!”

「妇好鸮(xiāo)尊」甜品文物是邹明磊众多作品中,她最舍不得“切”的作品之一。

妇好鸮尊,收藏于河南博物院,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鸟形铜酒器,高46.3厘米,重16千克。鸮,中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尊,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器;妇好,则是鸮尊的主人,她是商代将军、王后、占卜官、政治家。

谈及创作初衷,邹明磊特别提到了“反差感”。妇好鸮尊既庄严又有几分萌态,就像妇好本人,既是商代母仪天下的王后,又是征战沙场的女将军,这种“反差”深深吸引了她。

邹明磊介绍,复刻文物首先要考虑如何用蛋糕搭建文物的整体造型。几经思考,邹明磊决定,文物的身体部分用蛋糕来制作,头和嘴用朴朴米(膨化谷物)做成一体,可以更好展现妇好鴞尊挺拔的姿态。

然而最难的还是如何展现文物身上的各种纹路。妇好鸮尊全身遍布蝉纹、云雷纹等各式商代青铜器纹样,为了分清楚各种纹样,邹明磊还专门买了《中国纹样全集》来研究,挨个拆分、拓印,再用翻糖雕刻、组装,最后用糖霜一点点勾画出来。

最后如何让蛋糕呈现出青铜器的年代感,邹明磊经过反复试验,“最外层用可可粉调出的褐色翻糖皮包裹,作为青铜器的打底色,再加上抹茶粉的绿、蝶豆花粉的蓝,让作品更具青铜质感。”从前期准备到后期制作,总共耗时十余天。

△邹明磊复刻的「妇好鸮尊」文物甜品

相较于复刻文物,邹明磊更看重文物背后的故事以及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在她看来,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妇好”,“她们可能是边带娃边创业的宝妈、是医生、是工程师……从青铜酒器到翻糖蛋糕,变的是容器材质,不变的是中国姑娘骨子里的坚韧。”

一直以来,邹明磊都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甜品店。2012年,她从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动画专业毕业后,开始系统学习甜品制作。2015年,她创立了自己的甜品工作室。

转折发生在2018年,邹明磊第一次用蛋糕复刻了「曾侯乙编钟」, 并带着这件作品参加世界蛋糕大赛获得银奖,让全球的蛋糕大师见识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咱们国家的老物件真的挺美的,不应该被遗忘,用一种比较新的方式呈现老的物件,是一种创新与传承。”

邹明磊很喜欢逛博物馆,“每到一座城市旅游,首先会去那里的博物馆看看,系统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邹明磊说,她想发挥特长,用自己的方式讲述文物的故事,挑战用甜品复刻出一个博物馆来。

经过几年筹备,2024年,她的甜品博物馆开馆了,第一件作品是用蛋糕复刻圆明园十二兽首铜像的「巳蛇」。

之后,她用巧克力复刻了「越王勾践剑」、用艾素糖复刻了「芙蓉石磻螭耳盖炉」、用饼干复刻了「亚丑钺」……

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累计创作了13件文物甜品,获得无数好评。

选文物、定食材、手绘模型……每件文物甜品看似相同的制作流程,但都各有独特之处。为了完美还原文物的细节,邹明磊翻阅了很多资料,还向很多甜品老师请教制作技巧,不断精进技艺。

△邹明磊复刻的「莲鹤方壶」文物甜品

邹明磊说,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这也让她重新认识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韵味和中国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

在邹明磊的视频留言区,一些“宝妈”表示会带着孩子看她的视频,学习甜品制作的同时,也了解了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网友的反馈让邹明磊备受鼓舞,“这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此外,还有不少网友发来各地博物馆的文物“求定制”,让她很惊喜也更坚定地要把“甜品博物馆”继续做下去。

邹明磊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用甜品做100件文物。目前,邹明磊正在创作第14件文物甜品,是具有浓厚荆楚风韵的「虎座鸟架鼓」,用时1月有余,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很快便能跟大家见面。期待!

△邹明磊复刻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文物甜品


编辑:赵司尧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