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书场·抗战烽火|就义前,赵一曼为儿子留下绝笔
00:00
00:00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昊 杨萌 美编 赵云龙

2025-05-26 15:50

京播客
进入
纪事书场
看更多
+ 订阅

巾帼眉横剑气扬,白山黑水藏红装。

铁牢咬碎牙如雪,刑架凝成目似霜。

预感到即将牺牲,赵一曼从容镇定,向押送的警察要来纸笔,写下给儿子——宁儿的遗书。

遗憾的是遗书原件已经找不到了。赵一曼的审讯档案材料全部以日文书写,在档案材料的最后,附了这封遗书的日文译本: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在珠河县的小北门,英勇就义,时年31岁。

20年后,已经28岁的陈掖贤,终于知道了自己的母亲就是抗日英雄赵一曼。在东北烈士纪念馆里,他痛哭着抄下了母亲的那份遗书。

回到家后,陈掖贤用钢针蘸着蓝墨水在自己手臂上刺下三个字“赵一曼”。没有机会体会的母爱,伴着“赵一曼”三个字陪伴了他的终生。

纪事书场

编辑: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