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家风|张厚美:莫让工作在我手里耽误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张厚美

2025-06-06 22:00


人们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我参加工作的第一站就在我们当地,乡上离我们家也就四公里。

1983年12月18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天。 而就在我上班的头天晚上,父母把一家人召集到一起,开家庭会。在我们家,但凡有兄弟要去参军的,有参加工作的,临走之前,家里都要举行这样的仪式。久而久之,也就成为我们家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惯例。

吃过晚饭的八点钟左右,一家人围坐在柏树疙瘩柴火堆旁。父亲说,四儿明天就要到乡上上班去了,按照我们家的传统,临走之前,有些话要一起说一下,提前打个“预防针”。

父亲的“开场白”话音刚落,母亲便首先拉开了“话匣子”:我们是贫穷人家,没有任何背景,是党的好政策才让你考上了乡镇干部,这是天大的好事,一定要好好珍惜。然后就对我“约法三章”:你才参加工作,很多东西都不懂不会。所以,上班了,人“要勤快”、“不懂就问”、“尊敬领导”、“和同事和睦相处”,更重要的是“莫让工作在自己手中耽误。”如果把分配给你的工作耽误了,不仅说明你做事不认真、没本事,而且更重要的是会“误事”。耽误了乡上的大事,那全乡5000多老百姓都不会答应你的。

随即,父亲又接过话茬说:农村有句俗话,叫“误了一年春,十年捋不伸。”不管领导给你安排的啥工作,都要脚踏实地努力去做,再小的事都是大事,不能布置了没有了下文。如果工作误了事,那后果是很严重的。何况,我们家也没有那种“拉稀摆带”的人。从当天晚上开始,一句“莫让工作在自己手中耽误”,反复在我脑海里回荡。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吃过早饭,就走路到乡上去报到。坐到乡上给我安排的办公桌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莫让工作在自己手中耽误”写成一个小白纸条,用红笔框起来,端端正正贴在办公桌边的土墙壁上,随时提醒警示自己。

这些年,我先后在乡镇、县区和市级机关部门分别从事基层、组织、民政、宣传、生态环境等工作,无论是在办事员工作岗位,还是在领导工作岗位,走到哪里,我都把“莫让工作在自己手中耽误” 作为座右铭,以“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为工作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论从事什么工作,组织分配的什么工作任务,都义无反顾、不找借口,不打折扣,努力做到不让工作在我手里延误、不让差错在我手里发生、不让不良风气在我身上出现、不让群众在我这里受到冷落、不让机关形象在我这里受到损害,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无论是自己负责的工作,还是自己分管的工作,都没有出现任何大的差错。自己负责的工作和分管工作也多次受到组织肯定和上级表扬。

良好的家风不仅影响家庭成员的个人成长,更关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家风不仅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在塑造着每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虽无声,却无处不在,渗透在家庭的日常点滴中,代代相传,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推手。在家风家教传承影响下,我的两个女儿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无论是“分内事”还是“分外事”,也都以“事经我手办稳妥,文经我手无差错,话经我口传准确”严格要求自己,尽职尽责工作,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一句“莫让工作在自己手中耽误”,看似简单,要求不高,实则蕴含深刻。只有真正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运用在“会干事”上,把力量汇聚在“干成事”上,才能切实做到履职尽责、真抓实干、善作善为,在攻坚克难中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宽肩膀,不断创造新业绩、打开新局面。

家风征文活动

编辑:曾佳佳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