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家风|杨国训:红色家风薪火相传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杨国训

2025-06-11 12:39


父亲在世时常对我讲,咱家的家风是红色的。要好好传下去……

老一辈抗日保家乡

河北曲阳是我的故乡也是革命老区。当年,日本鬼子侵我中华的铁蹄肆意践踏到了家乡。他们到处实行“三光政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可害苦了敌占区的老百姓。在民族危亡之际,共产党坚持抗战,带领人民群众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也就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我的爷爷含泪告别了妻儿老小,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八路军,走上了抗击日寇保卫家园的革命道路。在部队经过战斗硝烟的生死考验,他进步很快,不仅很快入了党,而且还当上了营教导员。战争是残酷的,在百团大战的河北井陉的战斗中,他为抗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至今尸骨无存。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给他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 我的爷爷牺牲后,伯父和家父满怀复仇的怒火相继走上了抗日的道路。大伯父在区上工作,因被汉奸出卖被日伪从家中抓走杀害,年纪轻轻的他身后没有留下妻室儿女。年仅14岁的父亲参加八路军后,跟着部队东奔西杀打鬼子不断成长。

离休多年的父亲爱党护党的初心始终不改,经常读书看报,关心党和国家大事。离世前还经常告诫我们,不要忘记过去,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要忘记咱家为抗日牺牲了两口人。

我的母亲也是一名解放前入党的老党员。她年轻时也跟随哥哥投入了抗日斗争,为八路军做军鞋、支前、妇救会都干过。她17岁时就加入了党的组织。在我当兵临行前,母亲就叮嘱我:到了部队要当个好兵,别给祖上丢人。

虽然父母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红色的家风已传承在我心。

我辈参军为国防

我是1968年入伍的。当兵的地方就是现在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戈壁的风沙让我得到了锻炼,繁重的科研任务考验了我。为了国防科研事业,再苦再累也不怕!有时累了苦了,就想起父母的叮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成了激励我当个好兵的座右铭。

在部队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我没有辜负父母的教诲,入伍第二年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当我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时,我就暗下决心: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一辈子交给党,听党话跟党走到底。

望着腾空升起的东方红卫星,喜悦的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在想,伴随着红色家风,一定会托起祖国日益强盛的梦想。之后,不论我在什么工作岗位,都努力干好本职工作,秉承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不辱红色家风,努力为党旗增辉。退休后,我担任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十几年,认真践行入党誓词,做到了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

女儿从警为民忙

女儿一直在派出所工作。从警入党十多年来,经常忙忙碌碌的。她性格热情直爽,对待本职工作认真负责,多次受到群众好评和领导嘉奖。每逢全国两会或春节庙会等重大活动,她都挺忙的。女婿也是公安民警、共产党员。为了不让他们在工作中分心,我和老伴也是尽心竭力地帮助带孩子。我们常想,这也是老党员在为社会发挥余热吧。

外孙子从出生到上小学一直由我们带着。受家风的影响,孩子初中戴上少先队三道杠,后来加入了共青团,还代表学校到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为革命烈士站了少年先锋岗。他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如今,正忙着准备参加高考。

我经常回忆起这些家事。越想越觉得父亲说得对,我家的家风是红色的。好的家风是几代人形成和传承的,好的家风能培养家庭成员树立起正确的三观,也能让家庭成员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家风征文活动

编辑:曾佳佳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