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他临危受命,在东北干了一件大事!
CCTV国家记忆

2025-06-11 14:42

时事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面对蒋介石的“假和平 真备战”策略,中共中央果断决定迅速在东北展开战略布局,并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

鉴于陈云在党内杰出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经济工作背景,党中央委派他前往东北。9月18日,陈云、彭真等人抵达沈阳。一到沈阳,陈云便展开了调研,并多次提出在广大乡村建立根据地的主张。

鉴于东北当时的形势,中共中央提出“集中主力,守住东北的大门”、发动群众、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主张。

1945年11月初,蒋介石命令国民党第13军和第52军约6万人在秦皇岛登陆。16日,国民党军东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长官杜聿明攻占山海关,打开了进军东北的大门。

根据这一时期前后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先后指示东北局建立北满、东满、西满、南满4个根据地,每个根据地分别设立分局。当时,这4个根据地是国内交通最便利的地区,互相有铁路相连,而在北满境内又有一条松花江作为天然屏障,有利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最先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陈元

陈云之子

陈云就觉得哈尔滨是一个深入到国民党军队还到不了的更远的地方,而背后又是广大的农村,所以他最先就提出建立北满分局。

到达东北差不多两个月后,陈云奉中共中央的命令,带着一队干部风尘仆仆地从沈阳赶到了哈尔滨,并宣布了中共北满分局正式成立。

然而,让陈云始料未及的是,刚抵达哈尔滨还未展开工作,就遭遇了巨大的阻力。

陈云抵达哈尔滨的第二天晚上9时,驻哈尔滨的苏联军队命令已经在哈尔滨市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5天内全部退出哈尔滨市。

面对这一局面,陈云果断决策,将北满分局撤离哈尔滨,转移到位于哈尔滨市以东约60千米处的宾县。宾县交通便利,位置相对隐蔽,这些条件都为开展革命工作提供了有利环境。

然而,当陈云他们撤到距离宾县县城还有20多千米的地方时,一股土匪打进了宾县县城。

陈云心里清楚,要想在北满地区站稳脚跟,建立巩固的根据地,首要任务就是彻底清除土匪势力,恢复社会秩序,赢得民心。于是,在正规部队到达北满前,陈云领导北满分局所属各省军区部队开展剿匪斗争。

在北满工作的两个多月时间里,陈云结合自己掌握的情况,认识到北满、西满的匪情严重,多次给中共中央和东北局发报,强烈建议派遣正规部队支援剿匪行动,以确保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

东北局在了解实际情况之后,高度重视陈云的建议,迅速做出决策,先后派遣了第359旅和渤海军区第7师火速奔赴北满地区,以增强剿匪力量。

随着第359旅和第7师相继到达,1946年2月至3月中旬,北满全面展开剿匪战争。队伍壮大了,剿匪的底气就足了,剿匪力度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然而,单纯依靠部队进行剿匪作战还是存在局限性。通过进一步走访、调研,陈云得出结论:当地老百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发动群众参与剿匪斗争的过程中,陈云还了解到当时的北满不仅土匪多,地主也不少,而且许多地主跟土匪串通一气,里应外合。要是农民没有武器,根本不敢跟他们斗。为此,陈云又把武装农民做斗争的群众工作经验,总结概括为“经济——武装——再经济”。

通过剿匪和深入细致地发动群众,到1946年4月中旬,北满剿匪工作取得了重大战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控制了北满65个县中的58座县城,其中已经有16个县的农民被发动起来,政权建设随之推进,北满剩下的还未被控制的7个县也处于北满军区所属部队的进剿之中。

随着北满根据地的成功建立,经过不到一年的努力,在极端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不仅在东北站住了脚跟,还形成了一整套在东北地区的正确工作方针,东北解放战争从此开始了一个新阶段。


编辑:胡德成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