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双提”工程解锁城关小学120年育人密码
2025-06-12 10:2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6月5日,北京市房山区城关小学迎来建校120周年,举办“看见・百年・云峰”房山区小学“双提”工程“看见”系列活动暨课程建设专题研讨。房山区城关小学11家教联体成员单位正式受聘,未来将通过课程共建、师资共享、教研共研,推动优质资源全域流动,以教联体开启资源共享新生态。

活动中,房山区城关小学处处洋溢着学生成长的活力。智能运动区,操场北侧的开合跳计数器实时更新数据,科技赋能让体能训练更精准;非遗创意廊,云峰大道的剪纸、绳艺展传承传统文化,蛋壳画与 AI 绘画作品同框,展现 “传统+现代”的美育张力;课间微课堂,低年级活动区的“传统游戏挑战赛”与智能体能闯关同步进行,15分钟课间变身“素养加油站”。课后服务中,AI 编程、中草药种植等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全景展示 “五育并举” 成果,超95%的学生参与满意度印证了课程吸引力。

据悉,此次活动共开放了20余节研究课,覆盖全学科阅读、智能体育、飞象双师心理课等创新模式课程,充分展现“课堂革命”的房山实践。

主会场中,房山区城关小学校长史瑞琴以《云峰课程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的实践探索》为题,揭秘学校的 “成长密码”。为深入贯彻落实《房山区小学 “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质”工程实施方案》,学校进行了多项探索和实践。课上,学校构建问研课堂体系,让思维碰撞成为常态;课下,课间一刻钟课程打破时空限制,智能体育、竞技叠杯等10多个项目让校园时时可学;课后,50多门社团课程覆盖艺术、科技、劳动全领域,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我们始终相信,最好的教育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程中看见自己的成长轨迹。”史瑞琴说。

“阅读课上的一次角色扮演,可能就是孩子文化启蒙的起点。”“智能体育设备不仅记录成绩,更在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失败。”“心理双师课堂里的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教师沙龙环节,不同学科的教师们齐聚一堂,分享着经验和思考,他们用真实案例诠释了“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每个生命的火种”。

北京教科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暴生君以《加法政策驱动的学校课程实施》为题进行专题讲座,他强调学校课程一体化建设要聚焦迭代学生画像,培育时代新人;全面梳理办学体系,激发内生动力;用好政策工具,注重整体规划;用好图谱工具,绘制转化路线。

房山区教委副主任于春梅强调,学校要注重价值引领,让每一门课程都成为铸魂育人的载体;注重实践研究,从课堂微改革到课程体系重构,做实做深“双提”工程;注重多方协同,通过家校社共育、教联体联动,构建大教育生态圈;注重增强治理能力,以长链条管理提升教育效能,系统重构学校教育生态。

(采写:娄雪 ;房山区教委供图;编辑:王小艾;复审:常悦;核发:冉阳)


作者:

现代教育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