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3 12:11
家是一个温暖的港湾。然而这个港湾并非天然形成,而是在良好家风的培育下建立起来的。家风的建立,需要长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从我记事起,就从未见过父母吵架拌嘴。长大后我结婚生子,尽管家里人口逐渐增多,但和睦的家庭氛围始终未变。我的老伴是贤妻良母型的女人,几十年来,我们两口子从未红过脸。
我是独生子,父母从小就教育我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如今我已79岁,一辈子都谨遵他们的教诲,严格要求自己,也这样教育孩子。几十年来,不仅我做到了,我的两个孩子也做到了,并且都有所成就。大儿子做到了国内知名企业的副总裁,二儿子现任北京某国企副经理。邻居们见到我们老两口,经常夸赞:“你们家真好,夫妻和睦,孩子孝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家还被居委会评为“三好家庭”。每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其乐融融的氛围都让我感到心满意足。
我的父亲是厨师,母亲是家庭妇女。新中国成立初,父亲没有固定工作,便在家附近摆摊卖早点,因货真价实,深受街坊邻居欢迎。1953年,他被北京地质学院录用,在职工食堂做厨师。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勤勤恳恳工作,两年后成为职工和学生两个食堂的大组长(即现在的厨师长),一直工作到1963年退休。这十年间,家里生活清苦,即便在困难时期,他也从未从食堂往家里拿过一根葱、一头蒜。
有一次单位调整工资,他的工资在膳食科已是最高,但鉴于他的工作成绩,领导仍决定给他晋升一级。可他却向领导表示,自家人口少,钱够花,把这个名额让给别的同志。他的做法得到了领导的表扬和同志们的好评,在那个低工资年代,主动让出调资机会是极其少见的。退休后,父亲还积极参与街道工作,带领居委会的同志们办小药厂,增加大家的经济收入,七十多岁还蹬着三轮车取货送货。在胡同里,一提“赵大爷”,人人都竖起大拇指。
正是父亲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我也养成了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作风。1961年我初中毕业后,被选调到北京市公安学校,次年加入共青团,毕业后分配到东城分局工作。由于工作积极认真负责,1966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9年,我调到企业从事保卫工作,直至退休。这三十多年间,我始终坚守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原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做管片民警时,从不占群众便宜。1976年唐山大地震,当时我正在家里睡觉,被惊醒后,顾不上安置家中七十多岁的父母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只跟妻子交代了一下,就立刻返回工作岗位,这一去就是一个星期。因为工作性质特殊,我无法按时上下班,老伴多年来一直默默支持我,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公婆和两个孩子,却从无怨言。
我的两个孩子从懂事起,我和老伴就通过寓言故事以及道德教育书籍中的内容,教导他们要做老实人、诚实人。空闲时间,我们会骑着自行车带他们参观北京的新建筑,讲述建筑工人的辛苦与付出,回来后还会指导他们写作文和观后感,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观念。
老大上高中时就加入了共青团,并担任校团委副书记,考上首都师范大学后积极进取,大三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老二参加工作不久也加入了共青团。老大毕业后留校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后来转到联想集团做销售;老二中专学的是财务会计。因为两人的工作都与钱打交道,所以我们经常叮嘱他们,手脚一定要干净,不是自己的钱一分都不能拿。这么多年来,他们在经济方面始终干干净净、秋毫无犯。
我们这个家,称得上是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不仅我们老两口从未吵过架,两个孩子夫妻之间、兄弟和妯娌之间也相处融洽。那年鼓楼地区房屋腾退,获得一百多万补偿款,我想让老二买一套共有产权房,老大两口子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后来房子没买成,在钱的分配上我和老二产生了分歧,老大多次耐心地做我的工作,让我把钱全给老二。
前年,老大为了方便照顾我们,让我们搬到他居住的大平层,自己则住在较小的三居室里。老二每周末都会来看望我们,每次来不仅给我们买东西,也总会给哥哥准备一份。老二媳妇爱做饭,经常做好饭菜给我们送来,同样也有老大一家的份。两妯娌之间相处得也很好,经常互相赠送小礼品。老二媳妇爱说话,每次来都和我老伴聊得热火朝天。看着她们婆媳和谐相处的样子,我虽然插不上话,但心里特别高兴。每到儿子儿媳生日,老伴都会提醒我给他们发红包,遇到逢五逢十的整岁生日,她还会买些比较贵重的礼物送给他们。每到年节,孩子们也会给我们买衣服、首饰。每当看着孩子们送来的吃食、衣服和小礼品,看着他们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样子,我心中就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我这一辈子知足了!正是:
父慈子孝妻贤,
阖家欢乐团圆。
偶遇风寒雨雪,
尚有温馨家园。
喜逢盛世好光年,
初心使命记心间。
吾辈年迈心未老,
继往开来永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