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雄谱|率三千将士死守许昌 吕公良:视死如归的硬汉将军
2025-06-13 14:3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前 言

在中华民族抵御日本侵略者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捍卫着民族尊严和国家领土完整。

【抗战英雄谱】栏目,聚焦抗战时期的英雄人物,讲述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944年4月的一夜,日军发动河南会战,许昌城内局势愈发紧张。国民革命军第15军新编第29师中将师长吕公良伏在油灯下,奋笔疾书写下一封家书,信中语气坚定而从容。“战事稳定下来,敌人打走后,再接你到前方来,痛快地住几天……我已充分准备,打仗是军人的本分……当军人不打仗还有何用?”不久后,他率领三千将士孤守许昌,与数倍于己之敌血战到最后一刻,用生命践行了信中许下的誓言。

吕公良像

投笔从戎:从古镇少年到铁血将军

吕公良,原名吕周,1903年出生于浙江省开化县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时常随父母去茶馆听说书,尤以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的故事最令他钦佩。少年吕公良练得一手遒劲端庄的毛笔字,在家乡开化县“七七亭”的竖碑上至今仍留有他亲笔题写的“七七抗日救亡将士纪念碑”这十一个字。

1920年,吕公良考入衢州省立第八师范学校,他品学兼优,表现突出。吕公良本可在家人的期望中,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日后做一名老师或踏入仕途,可他始终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时常以“要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自勉。

1926年,目睹了山河破碎、民生困顿,吕公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救国之志。他不顾父母和妻子的再三劝阻,毅然奔赴广州,寻访在黄埔军校工作的同乡张育夫。面对友人的不解和质疑,他毅然写下:“革命尚未成功,当荷长枪,内平军阀,外攘敌寇,安用毛锥子乎!”同年8月,黄埔军校第六期招生,吕公良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因敬仰孙中山“天下为公”的理想,原名吕周的他正式改名为“吕公良”。在军校的日子里,他刻苦训练、积极进取,毕业后分配至国民革命军第13军第89师任见习排长。

全面抗战爆发后,吕公良因卓越的作战指挥屡次晋升,成为黄埔六期中升迁最快的青年军官之一。1937年10月任第89师参谋长,参加台儿庄会战后升任第85军参谋长;1941年任第31集团军高级参谋,后出任华中抗日总队第5纵队司令、周家口警备司令等职。1943年冬,任第15军新编29师师长,次年兼任许昌警备司令。

每每危急时刻,吕公良总能力挽狂澜,提振士气。他常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守土抗战,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许昌血战:三千孤军死守山河

1944年春,日军发动“一号作战”,兵锋直指河南。许昌地处中原战略要地,平汉铁路咽喉,一旦失守,将危及整个华中乃至大后方的安全。新编29师三千余人,面对的是日军七万大军的合围。敌我力量悬殊,形势极其危急。

4月下旬,吕公良率部进驻许昌,带领将士日夜修筑防御工事,设置铁丝网、地雷群,固守阵地。他慷慨激昂地动员全师:“守土抗战,保家卫国,人人有责。我们要有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

4月23日至28日,吕公良率部与日军在许昌外围发生20余次激烈战斗。敌人火力强大,飞机、大炮、坦克齐上阵,许昌城墙不断被轰塌。吕公良始终坚守前线,哪里最危急他就出现在哪里,亲自指挥堵截敌军,安抚伤员,稳定军心。许昌守军将士多次击退日军的正面冲锋,以血肉之躯苦苦支撑,寸土不让。

然而弹药日渐短缺,伤亡也在不断扩大。4月29日,日军集中主力对南关发起总攻。激战持续一天,南关阵地失守,防线被突破。吕公良调预备队、亲自上阵,命令士兵“死守南关,不让敌人越雷池一步”。敌人攻势如潮,许昌守军伤亡惨重,士兵所剩无几。

4月30日,日军后继部队轮番进攻,炮火倾泻、坦克冲撞,许昌城防终被攻破。吕公良亲率残部,与日军展开巷战和肉搏。枪林弹雨中,他坚持与士兵一起拼杀。弹尽粮绝之时,他下令余部突围。夜间,他在城东郊召集紧急军事会议,决定分两路突围。自己率领两个营掩护西门突围队伍,并指定集合于周口镇黑龙潭。

5月1日凌晨,突围开始。吕公良身先士卒,骑马指挥战斗,亲自掩护部队撤退。在途中,吕公良不幸遭遇日军伏击中弹,但他仍坚持一线指挥,最终因伤重牺牲,年仅41岁。此战,三千将士几乎全部壮烈殉国。许昌血战,成为中国抗战史上以少胜多、坚守至死的悲壮篇章。

吕公良的黄呢将军服在战火中沾满鲜血。部下曾劝他更换便衣以保性命,他斩钉截铁地说:“我身为堂堂中国军人,沙场捐躯,虽死犹荣,岂能丧失民族气节为人耻笑!”

英魂永铸:从血色焦土到不朽丰碑

吕公良殉国的噩耗传出,全国上下无不为之悲恸。1944年10月,国民政府追授其为陆军上将军衔。抗战胜利后,许昌城得以光复。当地百姓自发为吕公良修筑了一座简易烈士陵墓,每年清明都有人为他扫墓,寄托哀思。

1986年,经民政部批准,吕公良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吕公良以及在此战中殉国的29师副师长黄永淮,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家乡开化人民更没有忘记自己的英雄。2004年,华埠镇在橙山林园南侧修建吕公良革命烈士陵园,吕公良烈士的骨灰也从杭州移葬至此。2018年,华埠镇中心小学举行吕公良铜像落成仪式。

吕公良烈士使用过的照相机,1997年由吕公良家人捐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吕公良用生命守护了山河,他的忠诚和担当化作不朽的精神丰碑。那句“打仗是军人的本分……当军人不打仗还有何用?”至今依然穿越时空,激励着无数后来人。吕公良,这位硬汉将军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民族的记忆之中。

综合来源:新华社、中国军网


作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