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大腕”,为何集体去延安拍电影?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文晔 孙昊 美编 赵云龙

2025-06-17 09:00 语音播报

热点
进入
纪事书场
看更多
+ 订阅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事书场》撷取《纪事》抗战题材内容,重现那一段烽火岁月。

白求恩大夫手术场景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南泥湾事迹是怎么传扬开的?说起红色延安的记录者,都道是埃德加·斯诺,是那些冲破封锁的外国记者,却往往忽视了咱八路军自己的机构——延安电影团。

这个团创始时才6个人,但主创都是上海滩“大腕”。你说大上海的大明星,放着灯红酒绿的日子不过,去延安吃哪门子苦呢?

说到这儿,还得从1931年的中国唠起。东北沦陷后,人心惶惶,即使是在纸醉金迷的大上海,风花雪月的电影也没人看了。当时最大的电影公司,大名鼎鼎的明星公司,穷则思变,向几位新青年伸出了橄榄枝,“左联”趁机把一众左翼青年送到了电影界。

点击收听:

纪事书场·抗战烽火|上海滩“大腕”,为何集体去延安拍电影


编辑: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