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9 15:30
三伏天临近,“冬病夏治”正当时。作为中医“治未病”的特色疗法,三伏贴因简便有效而广受青睐。一贴小小的三伏贴是如何生产出来的?6月19日,记者走进北京中医医院制剂生产车间,揭秘北京“冬病夏治”指定用药“温阳化痰穴贴”的制作全过程。
19日上午8时,在北京中医医院制剂生产车间原辅料预处理区,药师们正在精密电子秤前称量制作“温阳化痰穴贴”的辅料,包括蜂蜡、植物油和蜂蜜等。“这些辅料的配比要求极为精确,稍有偏差便会影响药效。”北京中医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肖薇介绍,所有原料均需经过严格筛选,仅辅料配比就要反复核对3次。
转入配浆车间,巨大的搅拌罐正在运转。工作人员告诉记者:“50余万贴的原料一次投料,从投料到成品仅需两天。”该车间采用“批次生产、连续作业”模式,兼顾效率与质量稳定性。
随后,在混合配制区,药师们将蜂蜜等辅料与炒芥子等药材细粉混合,手法如同揉制面团。“这一步骤的关键是均匀度,需确保每克药膏含有等量有效成分。”操作员边说边反复折叠药团,直至质地均匀。
全自动涂布压片机是贴剂生产车间的核心设备。机器精准地将药膏涂抹在特制基材上,每分钟可生产200贴。“相比传统手工制作,机械化生产还能有效控制每贴厚度误差。”技术负责人介绍。
在内包车间,工人们将成品贴剂分装入铝箔袋,每袋均需激光打码确保信息可追溯。外包车间内,4条全自动质检线对产品进行最终“体检”,包括外包装完整性、克重、封口质量等12项指标。
“从原料到成品,需经过6道工序和多次质量检验。”肖薇介绍,温阳化痰穴贴由炒芥子、细辛、百部等六味药材组成,配伍遵循清代《张氏医通》记载的经典方剂。温阳化痰穴贴已连续14年作为本市冬病夏治指定用药。北京中医医院自4月起已启动生产准备工作,今年计划生产1500万贴,将供应本市700余家医疗机构,预计可服务26万人次,较去年增加了10%。
6月21日,北京中医医院将开放三伏贴预约服务。市民可通过该院微信服务号预约“三伏贴专用号”,呼吸科、儿科等9个科室均可接诊。近期有相关科室就诊记录的患者,还可通过互联网医院小程序“三伏贴专区”直接预约。
值得注意的是,三伏贴适用于辨证为阳虚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成人每次贴敷6至8小时,儿童2至4小时。贴敷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及空调直吹,忌食海鲜、牛羊肉等发物。体内热盛(如内火亢盛)、皮肤过敏及孕妇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