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医科普】聊聊“电解质水”
2025-06-21 13:4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汤医科普】聊聊“电解质水”

盛夏来临,“电解质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运动场、健身房及高温作业场所等地,不少人将其视为防暑降温的 “补水神器”。然而,“电解质水”并非普通饮品,今天和大家聊一聊这种特殊的饮料。

我们常说的“电解质水”,即电解质饮料,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较普通饮料相比,其含有电解质成分,包括钠、钾、钙、镁等离子和葡萄糖、维生素等物质。钠离子是其中的关键成分,它能够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体内水分平衡,还能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帮助身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钾离子作为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它对维持心脏正常功能、调节酸碱平衡以及促进肌肉收缩至关重要;钙离子参与骨骼和牙齿的构成,同时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镁离子则是多种酶的激活剂,对能量代谢、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等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电解质成分能促进肠道对水分的吸收,使水分更快地进入血液循环,比如在大量出汗后,饮用电解质饮料比单纯喝水更能有效缓解脱水症状,进而达到快速补水的效果。

【汤医科普】聊聊“电解质水”

葡萄糖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能快速转化为能量,帮助身体恢复,缓解疲劳。尤其在剧烈运动或长时间劳动后,能迅速补充能量,提升运动表现和工作效率。维生素 C、B 族维生素等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另外,在出现腹泻、呕吐等情况下,电解质饮料能够及时补充流失的电解质,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避免出现乏力、心律失常等问题。

【汤医科普】聊聊“电解质水”

因此,“电解质水”对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的人群、运动员及高强度运动人群、高温作业人员以及腹泻或呕吐患者尤为适用。

【汤医科普】聊聊“电解质水”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电解质饮料不宜过量饮用,即使是在健康人群,过量饮用可能会打破体内电解质平衡。例如,过量的钠摄入会增加肾脏负担,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过多的糖分摄入则会引起血糖波动和肥胖问题。电解质饮料往往还加入了其他非必需的成分,如咖啡因、色素以及各种防腐剂。这些添加成分对于特定的人群,尤其是有过敏史的人,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而且,长时间大量摄入咖啡因还可能导致失眠、心慌、高血压等问题。

【汤医科普】聊聊“电解质水”

电解质饮料不能替代日常饮水。在日常生活中,普通饮用水就能满足人体对水分的基本需求,长期把电解质饮料当水喝,不仅会增加身体代谢负担,还可能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对于肾脏功能不全、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由于其身体对电解质的调节能力下降,过多摄入电解质饮料可能加重肾脏和心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

综上,电解质饮料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维持身体正常功能的有效饮品,但它不是万能“神器”。只有了解其成分功效、适用人群和注意事项,科学合理地饮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守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作者简介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林小华

肿瘤学硕士,主要从事肿瘤内科、肝移植围手术期及术后管理、安宁缓和医疗及健康管理等相关专业工作,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多篇专业论文及科普文章,参编肿瘤学专著1部。

【汤医科普】聊聊“电解质水”

温馨提示

北京小汤山医院为医保A类定点医院,无需选择定点医院

北京小汤山医院官方微信小程序支持线上预约挂号

【汤医科普】聊聊“电解质水”

作者:

北京小汤山医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