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院闲谈(二十二)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周家望

2025-06-22 17:56 语音播报

深读

居漪澜堂

北海公园漪澜堂,曾做过北京市委文委职工宿舍。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李滨声先生在北京人民美术工作室任雕塑组创作员,市委为创作员们安排住宿之地,即为漪澜堂。李滨声小住一段时间后,便被调至北京市总工会文教部工作,搬离漪澜堂住处。据滨老回忆,民国时漪澜堂长期做茶馆用,可容纳百余人。鲁迅、沈从文、高长虹等常去小坐,亦有文字记载。高长虹以为,北海茶社客少清幽,胜强中山公园各处茶社人声嘈杂者多矣。上述为与滨老闲谈时得知。李滨声先生生于1925年5月,北海公园开业于1925年8月。2025年同迎百岁寿诞,世间有此因缘者,复几人欤?

太液捉虾

燕京八景中“太液秋风”“琼岛春阴”,皆出自北海一处。余少年时,曾到太液池下拾蚌捉虾,兹可一记。大约小学三四年级,秋风渐近,北海公园清淤。乃排干陟山桥以南、永安桥以东之水,露出湖底。残荷收去,藕已尽取,淤泥坑洼,中有积水。下午放学,吾与三五同伴,自东门内石岸翻下,借日暮余晖拾蚌捉虾。蚌有课本大小,湖虾青灰半透明,长两寸许,活蹦乱跳,不知死之将至。岸上有俯身围观者,指指点点,遥不可闻。天色渐暗,头上忽有工作人员呼喊,方嬉笑之间,深一脚浅一脚,夺路上岸。一路小跑,自北门出。乘107路无轨电车至交道口站,步行回家。进家门已七时许,大人问迟归原由,乃吐实情,并解开手绢包,见数只小虾尚弓动。父母遂教诲,险地勿涉,若闸口放水,岂不有溺亡之虞?

大白胳膊

甲辰秋,与李滨声先生闲谈,说起大马神庙事。京剧“通天教主”王瑶卿先生久居大马神庙胡同,“四大名旦”昔日求艺常往此处。滨老自号“梨园客”,亦是大马神庙王宅常客,故梨园事多有耳闻。据滨老言,王瑶卿先生后来对尚小云作艺有不同看法,主要是露“大白胳膊”:《乾坤福寿镜》中“失子惊疯”一折,胡氏因幼子失落而精神失常,水袖垂落,白臂高举,疯疯癫癫在人物情理之中;《摩登伽女》中短衣低胸搂搂抱抱,则似有商榷之处;及至《昭君出塞》,塞上多苦寒,貂锦披风雪,纵使马上挥鞭,亦不该再露“大白胳膊”。后学者,皆以此为尚派显著特色,纷纷效法,实则谬矣。


编辑:曾子芊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