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健康日 专家解析尿路上皮癌发病特点与治疗新趋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3 18:37 语音播报

产经新闻
进入
健康
看更多
+ 订阅

每年616日是泌尿健康日,尿路上皮癌作为一种隐匿性强但危害严重的泌尿系统肿瘤,近年来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此次泌尿健康系列科普沟通会上,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范欣荣教授就尿路上皮癌的发病现状、早期症状、治疗方式及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科普。

范欣荣教授表示,尿路上皮癌作为一种相对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其发病部位广泛,涵盖从肾脏输尿管到膀胱、尿道的整个排尿通路。尽管公众对其认知度不如胃癌、肺癌等高发癌症,但尿路上皮癌在泌尿外科肿瘤中的发病率位居前列,仅次于前列腺癌。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尿路上皮癌的检出率逐年上升,呈现出发病率逐年增高的趋势。

在谈到我国尿路上皮癌的发病特点时,范教授表达了性别和年龄的差异。他表示,男性尿路上皮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尤其是膀胱癌,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三倍。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尿路上皮癌的发病率也会逐渐增加。同时,地域性差异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与当地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密切相关。

针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在我国发病率高于国外的现象,范欣荣教授分析了遗传、环境及国情等多重因素。他提到,特定基因的变异、家族聚集性发病、长期接触含苯化合物及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均可能增加尿路上皮癌的发病风险。在谈到膀胱癌的发病情况时,范欣荣教授引用了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表示膀胱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不容忽视。他表示,尽管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但女性膀胱癌的恶性度和浸润性往往更高。

对于尿路上皮癌的早期症状,范欣荣教授提醒公众要警惕无痛性肉眼血尿和尿路刺激症状。他表示,这些症状可能是尿路上皮癌的早期信号,一旦出现应立即就医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和治疗。在治疗方式方面,范欣荣教授介绍了手术、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方法。他表示,对于局限性的尿路上皮癌,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治愈率较高;而对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尿路上皮癌,则主要通过药物联合放疗等方式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展望未来,范欣荣教授对尿路上皮癌的治疗前景充满信心。他提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药的研发,免疫治疗、抗体偶联药物等新型治疗手段正逐渐成为尿路上皮癌治疗的重要选择。特别是抗体偶联药物,譬如Nectin-4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维恩妥尤单抗联合PD-1单抗的治疗方案,在晚期尿路上皮癌一线治疗中的应用,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最后,范欣荣教授还介绍了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在尿路上皮癌治疗领域的新成果和特色。他表示,团队注重患者的系统治疗,通过多学科协作(MDT)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并在保膀胱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校检:韩京华 李晨 陈沙

审核:陶冶


编辑:汪盈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