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5 09:02
从座位上站起来,麻利地脱下外套,平铺在桌子上,“这样方便你们别徽章。”初见96岁的余静老人,她便展现出爽利可爱的一面:背着手,面带微笑,看着大家将4枚金灿灿的勋章挂在了她衣服的前胸,其中的一枚新四军纪念章,代表着老人少年时投身抗战的经历。
“我的童年很幸福。”余静是安徽宿县(今宿州市、淮北市一带)人,出生在书香门第,祖父余长生(字松龄)是当地名儒、书法家,父亲余筱仙是家中独子,在县城小学当教员,母亲饶宽思想开明、持家有方。然而,一家人平静的生活被日本侵略者打破了。
1947年,在解放战争中,饶宽被国民党地方反动武装逮捕,惨遭杀害,年仅41岁。但母亲的英勇和无私对余静的革命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母亲教儿打东洋”,1944年,在母亲的支持下,15岁的余静先是加入灵璧县抗日宣传队,个子小小的她跟着宣传队刷浆糊、贴标语,后来又来到灵璧中学,“名义上是上学,其实是加入了新四军领导下的工作队,我跟着哥哥姐姐们一起去征粮记账、动员参军。”
“当兵要当新四军,保家卫国为人民!”余静印象最深的是这句朗朗上口的动员参军口号。记者采访时,老人一边念一边握紧了拳头。
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段记忆对于余静来说异常珍贵,说起欢庆胜利的情形,老人眼中一直闪着光:“我们知道日本鬼子投降后,走上街头,又蹦又跳,高兴得像疯了一样。”
采访尾声,记者请老人寄语现在的年轻人。“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余静斩钉截铁地说:“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