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5 16:28
对占道小摊小贩不是简单“一轰了之”
今年14处“占道经营高发”点位织补便民商业设施
整治占道经营时,并非将小摊小贩简单“一轰了之”,而是在反复出现占道经营问题的点位,因地制宜按居民需求精准织补便民商业设施。今年,市城管执法局与市商务局梳理市民诉求,分析占道经营与便民商业网点需求类诉求关联度高的点位,计划对全市14处占道经营高发、便民需求急切的点位开展便民商业设施织补。截至目前,已率先织补11处群众急需点位,蔬菜直通车、便民餐车、便民菜店、便民市场、惠农售卖点等织补设施陆续引入通州、门头沟、昌平、大兴、怀柔等区。
蔬菜直通车开到家门口 占道经营摊贩自己走了
“临做午饭才发现,家里没香菜了。”上午11点,家住通州区香溪郡南区的居民朴桂善急忙下楼,往小区门口设置的“北京优鲜生活社区蔬菜直通车”快步走去。蔬菜直通车旁搭起的大棚内,新鲜的蔬菜瓜果摆满了摊位,前来购物的居民络绎不绝。不到5分钟工夫,朴桂善就在蔬菜直通车的摊位上买到一小把香菜。扭头见成筐的白萝卜很新鲜,她又顺手捎上了晚饭的食材。“蔬菜直通车每周三、周五来家门口摆摊,对附近住的老百姓来说可方便了。”
位于通州区宋庄镇的香溪郡、荷香里两个社区属于新建社区,居住人口约6000人。但过去,周边缺乏商超等配套服务设施,仅有四家小型超市,售卖的蔬菜水果种类和数量有限。在附近居住多年的老居民张孝成告诉记者:“远处倒是有个大点的菜市场,但是来回一趟得走一个半小时。”
此前,小区附近的路边,偶有附近村民聚集,占道售卖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大概有十多个摊儿,就在路边卖。”居民朴桂善说,虽然买菜方便了,但是游商流动性大,售卖的蔬果品质良莠不齐,“一盒草莓买回家打开,上面一层又红又大,底下一层都是坏的,回到街边想找摊贩理论,人家收摊回家了。”
附近居民买菜难,如将占道游商简单“一轰了之”,部分周边居民不理解、不支持,执法难度较大、效果不佳。但街头游商由于经营不规范,又常与居民发生纠纷。无奈之下,这一难题被反映到了城管执法部门。
按照需求导向、疏堵结合的原则,市城管执法局、市商务局指导属地经反复研究论证,确定协调从海淀区跨区引入蔬菜直通车来破解难题。今年2月,满载着新鲜蔬果的“北京优鲜生活社区蔬菜直通车”首次驶入通州区宋庄镇含章园二社区。蔬菜直通车每周运营两次,每次提供150余种、数千斤价廉质优的农副产品。蔬菜直通车投入运营首日即销售300余单、销量超3000斤。很快,附近占道经营问题几近绝迹,达到了整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融合。
11处群众急需点位率先完成商业设施织补
自2017年本市全面启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以来,市城管执法局深入开展占道经营整治,完成3500余处占道经营问题高发点位的治理,占道经营问题明显减少,市民诉求逐年下降,由2016年的13.5万件降至2024年的2.6万件,降幅达80%。
但随着占道经营整治不断深入,城市发展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渐渐显现。部分老旧小区、新建小区、回迁楼等居住区的商业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出现群众“买菜难”等问题。近年来,商务部门统筹全业态商业布局,加快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很大程度缓解了这一问题,但在个别区域,商业配套还无法全面覆盖。
为促进环境秩序治理与民生服务保障有机融合,市城管执法局与市商务局主动对接,在反复出现占道经营问题的点位,因地制宜织补便民商业设施。为确保精准织补,两部门一方面梳理市民诉求,分析占道经营与便民商业网点需求类诉求关联度高的点位,另一方面“问需于民”,组织各区摸排便民商业实际需求。根据前期摸排结果,今年本市计划对14处占道经营高发、便民需求急切的点位开展便民商业设施织补。截至目前,群众急需的11处点位已率先完成商业设施有效织补,蔬菜直通车、便民餐车、便民菜店、便民市场、惠农售卖点等多种形式的织补设施陆续引入通州、门头沟、昌平、大兴、怀柔等区,有效缓解了供需矛盾、改善了民生品质。
便民商业设施围着市民“点单”转
不过,织补工作的推进也并非一帆风顺。例如,一些位置偏远的织补点位招商效果不佳,有的区缺乏合规的蔬菜直通车辆,有的游商担心收费贵、客源少不愿进入新开设的便民市场。为此,市城管执法局与市商务局多方牵线,鼓励引导企业填补商业服务空白,对接社区盘活闲置物业用房开设便民菜店,协调跨区引入蔬菜直通车落地社区,协调人气高的便民市场开设自产农产品专售区,免收摊位费吸引游商入市规范经营。
在接受采访时,“新鲜”“便宜”成了居民们挂在口中的常用词。北京优鲜生活社区配送服务有限公司社区蔬菜直通车车长彭俊保告诉记者,黄瓜、西红柿、土豆等多种蔬菜大部分是公司在东北旺的农业基地自产的,还有一部分是从新发地直接进货的,卖给居民的价格绝对比外面普通超市要便宜。“像这种黄心土豆,就是基地自产的,成本是每斤1块6,我们卖的时候每斤只加价2毛钱。自产的黄瓜每斤也比超市便宜5毛到1块钱。”
有居民反映想吃新鲜的“南方菜”,直通车立刻增加芦笋、茭白等新菜;有居民想捎带手买点主食,直通车便又开起主食档口,卖面条、馒头、花卷。就连营业时间都会根据居民的需求弹性延长。“有居民回家晚,我们就等居民下班买完菜之后再收摊。有老人腿脚不方便,我们还能直接送菜上门。”彭俊保表示。
“我们正在组建便民服务沟通群,居民有特殊购物需求可以直接在群里‘点单’,由销售人员‘代购’。”通州区宋庄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王晖称,后期还会根据居民需求随时调整直通车的运营时间和时长。
记者了解到,对于已经进行织补的点位,市城管执法局与市商务局将对便民商业设施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对织补点位经营业态不符合群众需求或者经营者违反合法、诚信、公平经营原则的,及时提示属地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