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榜样(十二)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为残疾人架起沟通桥梁​
北京残联公众号

2025-06-25 17:28 语音播报

汇爱∙助残

编者按:晨曦初露,善意奔涌。2025年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北京推荐的6位全国自强模范、9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1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获得表彰。2025年5月18日是第35个全国助残日。值此,北京市残联推出系列报道,展现事业成就,致敬奋斗精神。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探索其搭建沟通桥梁,助力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奥秘。

图片

在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宛如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照亮了广大听力残疾人和视力残疾人的世界。该中心于 2010 年 7 月,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共建,是我国开展手语和盲文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专业研究机构。

图片

在学校和教育学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残疾人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残疾人为中心,全力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致力于解决残疾人在语言文字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的研究推广领域成绩斐然。

中心积极投身于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的顶层设计工作,深度参与《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2015 - 2020 年)》《第二期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2021 - 2025 年)》的起草制定,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订、国家语委年度工作计划提供专业且极具价值的咨询意见。在国内,中心组织开展了多项意义重大的调研活动,如全国首次手语和盲文使用情况调研、全国七个少数民族手语和盲文使用情况调查、全国地名手语调查等,并出版《语言文字绿皮书 —— 全国手语和盲文使用情况调查》,为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充分彰显了其作为专业智库的重要作用。

图片
图片

在规范标准制定上,中心成绩斐然。主持国家通用手语、盲文规范标准制定,推出《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国家通用盲文方案》等 7 个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编纂出版《国家通用手语词典》等 16 本工具书,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国家通用手语、盲文规范标准体系,结束了我国手语、盲文长期不规范、不通用的状况。手语 “普通话”、盲文 “规范字” 的出现,让 3000 多万听力、视力残疾人受益,保障了他们的语言文字权利,为其接受优质教育、融入社会提供关键工具。中心工作备受关注,2022 年习近平总书记肯定国歌通用手语版,今年春晚中心成员为手语主持人提供专业指导。科研育人也是中心的重要使命。中心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每学年开设手语和盲文课程,每年听课学生达 300 多人,为该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不少学生以此为研究方向完成毕业论文。

图片
图片

此外,中心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社会成效显著。独立举办或参与举办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培训班几十个,培训范围覆盖天津、山西、辽宁等多地,培训各类人员数千人。这些参训人员中,一批骨干力量在各地生根发芽,持续推动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的推广工作。

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的成员们对党忠诚、团结协作、廉洁奉公、作风优良。近 15 年来,他们始终怀揣着对残疾人事业的无限热忱和高度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工作,坚持开展学术助残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在业界和残疾人中树立了良好口碑,广受赞誉。

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以其卓越的工作成绩,为残疾人事业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融合的道路上,持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 。

更多内容请关注北京残联微信公号

扶残助残

编辑:王晓飞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